玩具是孩子認識世界很重要的途徑。小孩透過玩具汽車認識車輪怎麼運轉、絨毛玩偶知道各種動物長什麼樣子;我們也藉由玩具娃娃建立對人的審美觀。

金髮碧眼、皮膚白晰、身材健美的芭比和肯尼的樣子,就是 80, 90 年代出生的孩子認為的「美」。所以在學生時代,如果班上有同學的臉上長了胎記,你就會看到他時時刻刻都用頭髮蓋著一側的臉龐,深怕被人看到。

但為什麼我們要認同別人定義的美呢?「美」不該是只有一種標準、一個樣子,現在這個問題被意識到了,所以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們投入創作,透過他們的作品向世人說明美的定義是多元的。

藝術家 Kay Black 就是其中一位,他創立了一間名為 Kay Customz 的客製化玩偶工作室。他所創作的娃娃不單為不同種族或是膚色為考量(芭比這類大型的玩具公司已經有發售不同種族或是膚色的娃娃),還包含了患有疾病的人而設計。像是因色素退化消失的問題,皮膚出現乳白色斑塊的白斑病 Vitiligo,或是白化症。

目前創作了包含白斑病、白化症和雀斑娃娃,還有一個大鬍子男娃娃的 Kay Black 說道:

我想創作出的娃娃,是任何人都能夠與它有情感連結的;我每天都看見美的事物。美不該是一個被塑造出來的形象,美應該是每個人在鏡中見到的真我,我希望能把這樣的訊息傳達出去。

你也有朋友因為外表或是疾病而備受他人用怪異的眼光投射嗎?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能從玩具中認識到多元文化和個別差異,而且尊重別人的不同,就能夠減少許多這樣子不必要的紛爭和歧視了。

資料來源:mash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