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過聽到某一首歌,突然間就全身起了雞皮疙瘩,汗毛直豎的經驗呢?如果有的話,那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那代表你的腦子有點特別哦!

是怎麼個特別法呢?你聽覺皮質區和大腦負責處理情緒區域的連結較一般人緊密,兩者間的溝通效能更佳。哈佛大學研究生 Matthew Sachs 針對 20 名受測者進行腦部掃瞄,其中 10 名是曾經有過聽音樂而起雞皮疙瘩經驗的,另 10 位沒有。

研究結果指出會因音樂而起雞皮疙瘩的人,在他們的聽覺皮質區和大腦負責情緒區域之間的連結更多,處理效率更高,所以才會從聆聽音樂所獲得的感官刺激而引發比一般人更強烈的情緒。

目前這項研究還很初步,Matthew Sachs 正著手更進一步的研究,希望能夠從神經學的範疇試圖理解這些因為音樂而引發的反應,是否能夠應用在心理疾病的治療上。

其實目前許多的研究都證實了音樂在治療上的功效,像是聽古典樂家布拉姆斯的「第五號匈牙利舞曲」能夠改善神經衰弱;第一號交響曲」可以促進腸胃蠕動。

此外在工作或是學習時,聆聽古典音樂還能提升自己的專注力,這是所謂的「莫札特效應」。當聆聽古典樂時,我們的學習還有記憶力都能被提升。

除了音樂外,聽特定的頻率「粉紅噪音」還能夠讓提高睡眠品質。「粉紅噪音」是一種頻率分量功率,主要分佈在中低頻段,會被取名為「粉紅噪音」是因為這種功率譜下的可見光視覺顏色為粉紅色。在大自然裡的瀑布聲和小雨聲都是屬於「粉紅噪音」。在睡眠期間聽粉紅噪音,可以增加了大腦中的「慢波活動」,能夠讓睡眠更深層,身體恢復力更好。

延伸閱讀:

不只影響健康!研究:睡不好的你,朋友可能會越來越少…
負能量爆表也沒關係!研究:壞心情能讓你變得更有創意,還更有判斷力
 自戀的人喜歡「苦」味食物?這 7 個有關性格的研究令人大開眼界!

(資料來源:Indy100;圖片來源:Visualhunt,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