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很多人都說想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在說謊,就看他的眼睛或是臉部表情。然而,其實更多時候,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下半身」就知道他是不是在說謊了!

(責任編輯:張舒婷)

測謊這回事…

一般講到測謊,大多數的技巧都在於觀察人們的表情變化,比如眼珠會不會亂飄、會不會迴避眼神接觸等等。但人們從小到大就被教導要掩藏自己的不安,且多是從臉部表情與上半身的穩定著手,所以那些測謊技巧對於善於社交與談判的社會人士來說可能是不夠的。

人類雖然進入文明生活已幾千年,但仍保有逃跑本能,而這本能就遺留在下肢運動上,當人不安時,下半身所表現出的訊息並不會比上半身少。

不安時會做出利於逃跑的站姿

就如同不安時會下意識地做出防衛姿勢,比如環手抱胸,或是遮掩臉部等等,人的腳也沒閒著。人在不安時腳會下意識地會朝向最近的出口,甚至稍微向後退開,感覺像是在做逃跑的預備動作,這些可能都代表著對方在說謊。

電商這麽夯,我真的適合嗎?讓小測驗告訴你

刷腿動作也代表著不安

除了站姿,人在不安時身體會做出一些多餘的動作,比如用手摩擦大腿,或是雙腳做一些特定的動作減輕不安等等,這些都是測謊的重要參考資訊。之所以摩擦大腿,一方面是釋放不安所造成的壓力,一方面則為了擦乾手汗。

突然改變姿勢

安適放鬆的身體表現可以因為一時緊張出現變動,即便是善於說謊的人也難免於此,所以測謊人員喜歡先東拉西扯,問一些安全的問題後再突然插一句關鍵的試探,若受測者有瞬間的變動可能就代表命中要害了。

而這瞬間的變化有很多種,比如突然把手舉起來摸臉、抓脖子、改變身體重心或坐姿等等,或是一些細微的表情變化,比如突然快速地眨眼、皺眉頭。

除了身體訊息,聲音也是很好的參考指標,比如突然改變音高、甚至是些微的顫抖。比較有趣的是,有時測謊人員會特別小心受測者的記性,如果受測者在描述一段記憶時特別明白清楚,就有可能是事先排練好的圓謊內容。不然一般來說,人們在描述一段記憶時會因為緊張或不安產生自我懷疑。

田中實加說得對,說了一個謊後要撒更多謊去自圓其說,但要不斷說謊而不被人抓到任何破綻可是很難的專業。

大家都在做電商,那我的優勢在哪裡?立即測驗

推薦閱讀

我知道你在說謊:4 個步驟,讓謊言無所遁形,從此不再被騙!

延伸閱讀

【超專業教學】眨眼次數變多、一直摸鼻子,從 4 個地方判斷他有沒有說謊!
【你的假惺惺我來拆穿】成為讀心術專家,先打破關於說謊的八大迷思
愛說謊的人其實更有創意、學歷較高?3 個跟「謊言」有關的研究打破你的印象

(本文經合作夥伴 KNOWING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如何看出別人在說謊 ?下半身往往更誠實〉。圖片來源:Visual Hunt,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