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本書:別讓現在的壞事,趕走未來的好事】

人氣作家艾爾文,從原本一個普通上班族,在歷經人生波折後,邁向作家之路,用有溫度、正面力量的文字,鼓舞所有曾經,或正陷於困境的讀者。在這本書裡他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批評或期待,努力成為另一個自己;喜歡自己原本的樣子,才能擁有真正幸福的生活。

(責任編輯:蔡芷庭)

不要費盡所有力氣,卻是成為討厭的自己

過去,我總是認為只要有心,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心中想做的另一個自己;內向的人只要多跟外向的人相處,個性也可以變得很開放;想法消極、悲觀的人多跟積極、樂觀的人在一起,心態也會變得更正向。

只是,有時強迫自己去像一個人,反而讓自己什麼都不像。

多數時候,當你強迫自己去成為不熟悉的人時,持續的時間並不會太久。因為怪自己太內向而去接近外向的人,往往在回到家時反倒鬆了一口氣;本來想法就偏保守的人,在盡力塞進樂觀思維後反而產生更多煩惱。

此時,與其不認同原本的自己,倒不如認識真實的自己,接納自身的個性,傾聽自己的聲音。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跟缺點,不需要把缺點放得特別大,也不應該把優點看得太渺小。試著喜歡自己現在的個性,以從容自在的樣子過生活比較開心。

不同的環境,與不同的人相處,自然會讓人選擇用不同的那一面回應。與學生時代朋友聚會,通常會跟在公司時是完全不同的人;在父母面前當慣小孩了,也跟在社會裡當大人的樣貌不同。

難免,我們會需要用不習慣的那一面去配合這世界,以不自在的方式努力生活,但千萬不要因此變成自己也討厭的人。你可以盡力在別人面前做到最好,但絕不要認為你有辦法迎合每一個人

改變,是需要費一番心力,但那不是為了取信某個人,也不是為了討周圍的人歡心,更不是為了讓別人看得起你,一切都應該是為了你自己。努力去成為自己會喜歡成為的人,你才會喜歡周圍的一切,然後開心活在美好的當下,由衷期待更好的明天。

先喜歡自己,才會有喜歡的生活

面具戴久了最怕拿不下來,批評聽多了最怕走不出去。

喜歡與討厭的情緒原本應該是自然發生。像我從小就喜歡喝綠豆湯,每到夏天家裡冰箱都會備有一鍋綠豆湯,放學或打球回家就會裝一碗來喝,吃剉冰時要加綠豆,綠豆沙也是我最愛的飲品。我一直覺得那是出自我對綠豆的狂熱,直到有天喝到沒加糖的綠豆湯差點沒噴出來。從那天開始我幾乎沒再喝過無糖的綠豆湯,至於有糖的綠豆湯,至今仍然是我的最愛。

喜歡與不喜歡就是如此,只要親自去品嘗、體驗、碰過、遇見就會知道,不需要別人來教我們。可是為何今天會由外界來告訴我們應該喜歡什麼樣的東西?要去過什麼樣的生活才叫快樂?不是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是去買廣告希望我們買的東西;不是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而是去做別人想要你做的事。

也許,我們都太在乎別人的眼光,以至於忘了要努力喜歡自己

別只顧著想討好別人,要開始想如何關心自己。你不需要做到每個人都意也可以安然的活在這世上。也許交到的朋友會變少,但至少都是真心對待你;也許不認同你的人會變多,但至少你不用費盡力氣還得不到該有的回應。

喜歡自己,也意謂著你要有勇氣把不喜歡的東西從身上捨去。是真的要捨去,因為有太多時候我們疏於重視自己,於是分不清楚掛在心上的事情哪些是真的喜歡,哪些又是假裝的喜歡。你要先把不喜歡的東西丟掉,才會有力氣去追尋更喜歡的生活。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別讓現在的壞事,趕走未來的好事》,由圓神書活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