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閱讀時,來點平靜而不打擾思考的音樂;清晨時分,輕鬆的節奏喚醒慵懶的腦袋;失眠的夜晚,流暢動人的旋律牽引著綿綿思緒……。

(責任編輯:蔡芷庭)

平常在做事的時候,就有聽著音樂的習慣,但特別是在動腦筋設計的時候,往往會希望仍然有音樂播著但是卻不影響到思考。能夠有著簡單平靜情緒的旋律又不至於催眠讓你倒頭大睡,卻又有著輕輕的拍子在後頭,lofi hip hop 的純樂器歌單就是這個時候最好的選擇。現在就跟大家介紹這些歌單,大部分由 ChilledCow 出品,每一個歌單還會配上相對應的圖片來描述音樂的情境。

睡不著的深夜,陽光灑落配著咖啡香的禮拜六早晨,心情不好的下雨天,全神貫注的複習日,盯著天花板的放空時刻……

聽一段 lofi hip hop 吧!

1. 24小時不間斷的平靜能量 — Lofi hip hop radio – Beats to relax/study to

小女孩手中的筆不曾間斷過,圖還會從白天切換至夜晚,24小時不間斷(歌名顯示在右上角),非常適合讀書的時候當作背景音樂。

2.禮拜六早晨伸個懶腰 — Saturday chillin’

這份達半小時十八首歌的歌單,搭配一杯剛沖好冒著的白煙的咖啡讓你的禮拜六早晨充滿能量。

3. 睡不著的深夜 — Sleepless nights

月亮是失眠的燈,憑窗眺望那段寂寞的往事。

4. 一個人聽的音樂 — To be alone

適合夜深人靜的時候聽的歌單,想想今天發生的事,想想明天的計畫,想想那個誰,然後不知不覺一隻腳露在棉被外面沉沉地睡去。

5. 從疲憊中甦醒 — Anxious-Sunday Morning

擺脫前一天的疲憊,慢慢的讓能量回覆,適合一天的開始,靜靜的坐在床上聽著。

lo-fi 小檔案

與 Hi-Fi 的含義「 high fidelity」相對應,Lo-Fi 也是「 low fidelity」的縮寫,從字面意思上看就是「低保真」。從名字上你可能已經能夠大概猜測到這是怎樣的一種音效。Lo-Fi 這個詞是1986年末由 William Berger 提出的,此人是 WFMU 電台的一名 DJ 。WFMU 電台是一個由聽眾贊助獨立運營的社區電台,總部設在新澤西州。William Berger 每周會在自己的節目中留出半小時時間給聽眾講解家庭錄音技術,這半小時的節目就被他命名為「Lo-Fi」。

家庭錄音通常都沒什麼太好的錄音器材,因此錄出來的音樂音質自然不能與專業錄音棚比擬,說剛能滿足自娛自樂雖然有點過,但也絕對好不到哪去。而將 Lo-Fi 發揚光大的還是一批美國地下樂隊,這些地下樂隊在組建早期都沒什麼錢,買不起好的錄音設備,也租不起好的錄音棚,但在創作上又有錄音的需求,要在地下圈子內交流 DEMO,小規模發行自己的作品,因此只能在廉價的錄音設備(多數是便宜的四軌錄音機)上錄音,錄出來的效果自然是粗糙原始。

Lo-Fi 還往往與噪音音樂流派結合起來,很多時候甚至很難將二者分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獨立搖滾樂中極為重要的一極。當人們接受了這樣的音樂之後,低端錄音設備不再是辨識 Lo-Fi音樂的標準,藝術家可以使用高級的設備,但故意營造出磁帶塗層的聲音失真與嘶嘶作響、又糊又乾的吉他聲、各種環境採樣聲等等。至此,Lo-Fi 已經脫離了錄音設備的屬性,而變成了專門描述代表這種聲音效果的音樂流派。

希望這些歌單能夠幫各位分擔一些平時的煩惱,度過各種時刻,尤其在炎炎夏日平靜大家的內心~

(本文經合作夥伴 Fliper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在書桌前弛放流暢—私藏 6 個適合讀書兼放鬆心靈的 lofi hip hop 歌單〉。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