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對外國人來說,酒吧就像他們的飲料店,下班後跟同事、朋友去喝一杯是最好的放鬆方式!
(責任編輯:王愉賀)
對台灣人來說,如果平日下班下課後有空或是假日一群朋友想要聚會,最常見的選擇大概是這些:逛夜市,唱 KTV,相約在某家餐廳一起聚餐,甚至去朋友家打麻將。不過當場景換到國外,沒有價格實惠且吃玩買逛一次滿足的夜市,也沒有可以和朋友拿著麥克風盡情釋放的 KTV 包廂,外國人都會和朋友去哪聚會呢?
酒吧是外國人的社交場合
其實對外國人而言,和三五好友到酒吧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社交聚會場合了。聽到酒吧,有些人可能腦海浮現的畫面是非常吵雜的電音舞曲和擁擠的人潮,或是電影中女主角拿著一杯酒坐在高腳椅上,男主角緩緩的向她走去開始浪漫的故事…,以上這些都是可能的喝酒場合,但是也不是只限於此。對於許多外國人而言,下班後想和同事聊聊天(但是不是談公事喔,可能會說一些八卦或是旅遊計劃啦…等的閒聊),或是晚上一群朋友要找個地方聚會,這些才是他們日常去酒吧的主要原因。
早點去酒吧會比較便宜?
雖然都稱之為酒吧,但根據不同的功能和消費族群其實也有不同的特性,也因此酒吧有很多不同種類和功能。以酒的種類來區別,法國就有以喝啤酒為主的酒吧和賣調酒為主的兩種。前者當然是朋友間的聚會居多,後者就適合男女朋友一起去氣氛浪漫的地方約會。通常大家會在晚餐後到酒吧報到,而為了吸引客人早點上門,許多酒吧會在熱門時段前有 “Happy Hours” 提供折扣,可能是 5 點到 7 點或 6 點到 8 點,想省錢的學生族群就會在下課後直接過去喝一杯。
外國人都很愛喝酒?!
不少人有「外國人都很愛喝酒」或「外國人都很會喝酒」的刻板印象。儘管因為天生基因的不同與從小的耳濡目染讓不少的外國人酒量平均比亞洲人好,但比起動不動就要「乾杯」的亞洲喝酒習慣,通常在歐洲並不會不停地勸酒,給別人斟酒也僅僅是一種禮貌。甚至於也有不太喝酒的外國人依舊會跟朋友去酒吧,然後點上一杯汽水或咖啡和大家聊天度過愉快的夜晚。事實上,法國法律規定禁止喝到飽的消費方式避免大家飲酒過量;以啤酒聞名的德國,國內許多地方只許居民喝啤酒,其他烈酒在禁止之列;會讓人想到烈酒的俄羅斯,酒類是國家壟斷的,聯邦政府掌控所有含酒精產品的生產與流通。
在台灣體驗外國酒吧的氛圍
隨著全球化越來越多外國人來台灣工作或者當交換學生,許多外國人一來就愛上了這裡的生活氛圍決定留在台灣定居,現在台灣也漸漸出現不同類型的酒吧,甚至不少酒吧老闆就是外國人!而國外酒吧的氛圍除了因為不同語言而瀰漫著異國風情外,大家會放鬆的和身邊本來不認識的人聊天交新朋友也是一大特色。想要體驗國外酒吧的社交?想要擴大生活圈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新朋友嗎?空下你的週六夜晚來 FRNCi 的台灣精釀啤酒之夜喝一杯吧!
延伸閱讀:
其實跟牛排最配的不是紅酒!下次的甜蜜晚餐換這 5 種飲品更對味
英國簡單生活哲學:不問對方工作,但熟知每個人愛喝的酒
啤酒的熱量比果汁還低!4 個你該知道的啤酒真相,不要再叫愛啤酒的我戒酒了
(本文經合作夥伴 Fliper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關於外國酒吧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圖片來源:Visual hunt,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