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本書:黃金好習慣,一個就夠】在現代,煮飯早就不是只有女生會做的事,很多男生也一一愛上進廚房。作者三浦將更建議大家把烹飪當作習慣,因為它的好處多到你會驚訝。(責任編輯:吳玲瑄)

接下來要談和身體有關的習慣。

關於工作,年輕的時候身體好,即使加班、熬夜身體也能承受,但是隨年紀增長,無法再像過去一樣勉強自己操勞。長遠來看,身體是支撐我們整個人生的基礎。這個基礎要堅若磐石,就必須注意飲食、運動、睡眠。

這裡我會從飲食、運動、睡眠、姿勢四個面向,確認什麼是好的習慣。這些習慣中,有些能夠調整身體狀況以發揮高效能,有些還能刺激腦部,使腦力提升。下廚能長壽我們先來看飲食的習慣。每天的飲食造就我們的身體。吃下對身體有益的東西,這些食材的成分會影響我們的血液和肉體。相反的,一直吃對身體不利的東西,也是一樣。

不久前有一部紀錄片,主題是探討每天連續吃某速食店的漢堡會有什麼結果,但我想應該很少有人會實際執行這個飲食計畫。

那麼正在讀這本書的各位,平常下廚嗎?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台灣 65 歲以上高齡人口,抽出 1,888 人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在家烹飪次數和壽命的關聯性,結果發現一筆有趣的資料。

研究對象在家烹飪的次數,「幾乎不烹飪」占 43%、「每周一到兩次」占 17%、「每周五次以上」占 31%。十年的追蹤研究中,1,888 人中有 695 人死亡,「幾乎不烹飪」的那一組死亡率最高,「每周烹飪五次以上」的那一組最低,且兩組的死亡率有 20% 以上的顯著差異。

「每周烹飪五次以上」那組有一種傾向,就是膳食纖維和維生素 C 的攝取量多、膽固醇的攝取量少。透過烹飪,每天不但能控管飲食的均衡,還有助於活化腦部,因此才有這樣顯著的差異。

烹飪流程可以分成好幾個階段,要做得有條不紊,也是一種管理作業。過程中不斷反覆嘗試,會活化額葉等腦部的機能,還能促進腦內神經元間產生新的連結。可以說烹飪也有提升腦力的效果。

就算一周下廚天數不到五天,養成做一些簡單料理的習慣,也能均衡每天的營養,避免攝取過多添加防腐劑的食品,並且能活化額葉、提升腦力。

此外,下廚還有紓壓的效果,能減輕壓力。但我想烹飪的最大好處,莫過於認真重視這些每天造就你身體的食物。

【VO舒心推薦】 簡單下廚做壽司的「壽司火箭筒」

擠出來的那一瞬間莫名有療癒感 點我立刻買

https://www.facebook.com/cchannel.taiwan/videos/824244944396215/

 

延伸閱讀:
別喊累喊麻煩了!荷蘭研究:做家事、種植物竟然可以多活 3 年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黃金好習慣,一個就夠:日本心理教練的習慣養成術》,由今周刊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089photoshootings,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