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本書:黃金好習慣,一個就夠】
三分鐘熱度是困擾很多人的壞習慣,但是原因是什麼?有些人認為是因為懶惰,但是這裡卻認為是因為「太拼命」。作者三浦將是人才培育顧問,希望社會上有更多人在星期一早上,精力旺盛的去工作。
(責任編輯:吳玲瑄)
別讓養成習慣伴隨痛苦
要養成習慣,最好不要太拚。
世界上有很多人太拚了。他們腳踏實地,認為「要做好任何事,一定要全力拚搏」。他們會這麼想,其實也是因為潛意識中的價值觀程式使然。
不過要養成習慣,最好放鬆一點,輕鬆面對。三分鐘熱度的人,幾乎都是因為頭三天太拚,要持續下去太痛苦,結果決定放棄。
我說「最好不要太拚」是有理由的。如果你在努力的時候心情亢奮,那當然很好,但習慣是每天持續不間斷的,不可能永遠保持精力充沛。如果開啟拚搏模式來做所有的事,那麼不久後就會伴隨著痛苦的感覺。如此一來,每天要靠相當大的意志力才能完成事情。如先前所述,意志力會逐漸消耗,在努力和痛苦中過度使用意志力,結果就是無法持續。而且這種痛苦會刺激潛意識對安全感的需求,於是潛意識用其強大的力量,開始抗拒變化。
養成習慣時,想好好控制潛意識,祕訣就在於不要使自己感覺痛苦。
如果太拚會怎樣?
假設有位平常不太運動的人,為了健康和減重,決定養成每天早上跑十公里的習慣。
第一天。第一天他興致正高,但平常不運動,跑十公里其實對身體負擔很重。無論如何還是跑完了,他意志力全開,終於達成目標。
第二天。早上起床,他發現全身痠痛,但還是出去跑步。多次跑跑停停,補充水分,還是努力向前跑。在跑步途中,他告訴自己好幾次:「因為開始了,就一定要做到。」總算跑完了,但身心疲憊。
第三天。早上起床心情非常沉重。昨天的痠痛今天加劇,連去穿慢跑鞋,都覺得內心在抗拒。他一邊嘆氣罵自己:「我為什麼要開始跑步?」一邊踏著沉重的步伐走出家門。
連在跑步時看到的風景,他都覺得給他帶來痛苦。感受潛意識強烈抗拒,他靠著意志力苦撐。可能因為身心俱疲,十公里彷彿是永遠到不了的距離。可是他告訴自己:「要完成任何事,非得努力不可。」同時拚命的跑。跑步時他只聽到自己的呼吸聲,不斷告訴自己要跑下去,意志力幾乎已經消耗殆盡。
他終於累得像狗一樣回到家,不確定自己接下來還有沒有力氣去上班。最後,第四天。鬧鐘響了,可是他還縮在被窩裡。養成跑步習慣的努力,就這樣三天畫下句點。
其實這是我自己十年前的失敗經驗。
失敗的原因,在於我設定了一個不持續努力就無法達成的目標。一個平常不怎麼運動的人,突然一天要跑十公里,太不切實際了。這是每天必須非常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個計畫訂得太草率,原因是當時的自己堅信:「要完成任何事,非得努力不可。」對這種想法深信不疑,所以同時也覺得:「不設定一個要拚老命才能達成的目標,就沒什麼效果也沒什麼意義。」於是不是設定每天一公里,而是十公里。
我贊成在立定一些商業計畫或人生目標時,應該讓自己需要相當的努力才能達成。但如果養成習慣的計畫也這麼做,潛意識就會抗拒,結果往往無法長期持續。而且屢次失敗後,被稱為自我效能感的「成就感」也會愈來愈低落。
延伸閱讀
有「國際觀」的人都在做的事!不用常常出國,只要平常保有 4 個小習慣就好了
準時下班第一步:進公司後,先不要處理 E-mail 和待辦事項!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黃金好習慣,一個就夠:日本心理教練的習慣養成術》,由今周刊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skeeze,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