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子瑜
- 為什麼電影片尾的字幕一定要看完?
日本人看電影有個特殊習慣。當電影已經劇終,觀眾的屁股還是會乖乖地黏在椅子上,老神在在地看到最後片尾字幕播放結束時,戲院的燈光才全部亮起,觀眾方會開始交談,穿衣戴帽起身離席。
難道他們在期待什麼隱藏片段嗎?並不是的。對大部份日本人而言,觀看跑馬名單、聆聽片尾曲不僅是欣賞電影的一部分,也是享受對劇情意猶未盡的餘韻, 更是對製作的幕後人員表達尊重和敬意。就像是去欣賞音樂會和舞台劇一樣,尚未聽到安可曲或演員還沒出來謝幕,是不會匆忙閃人的,因為這不僅是表演的一環,也是消費者的權益。
不過,也有部分日本人說實話表示,他們內心其實很想提早離開,就像在自己家看影集或DVD,劇終時就已經轉台或退出,並不會像在電影院一樣坐到最後,只是他們太不願在公共場合做一個無禮的人,中途起身影響其他觀眾,避免在燈未打開的時候,摸黑走出去不小心跌倒,而造成他人困擾。
- 在日本,還有這些規則…
在日本搭計程車,自己關車門,會被司機白眼。
- 在日本進屋就是要換拖鞋
鞋尖朝著門擺好,無論是進入旅館的房間,還是到日本人的家裡做客,只要是進屋就要換拖鞋,有時還會換兩遍拖鞋。
- 真正的荷蘭人一定要會開生日派對
文/荷事生非
與荷蘭家人同居的三年間,家庭趴是日常娛樂的重頭戲,其中的經典莫過於荷式風格生日派對。
荷蘭人非常重視生日這回事,從廁所裡掛生日年曆的習慣窺探略曉,在無可逃離的空間中提醒自己這個月又有哪位阿姨、同事要過生日,有機會上荷蘭家廁所記得注意看。
荷蘭人喜愛在家辦生日派對,可說是一種傳統活動,一來「家」這個空間對荷蘭人來說是生活的中心,舉凡生日、新年、聖誕,甚至生產都在家中進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外飲酒所費不貲,眾人想狂歡(飲),在家辦派對最划算。
也有可能是荷蘭人太愛自己家的溫馨(gezellig)氣氛。Gezellig(發音: 核災了喝) 是荷蘭人嘴上經常掛著的通用形容詞,中英文都沒有直接翻譯的單字,英文 cozy, sociable, relaxing, comfortable, pleasant 都可以用 gezellig 形容,和中文舒適、自在、溫馨的概念相通,可以用來形容環境、人際關係、當下感受等,用途廣泛。
荷蘭人在家隨便聚會都稱作 party,參加 party 通常都會準備禮物,根據交情與年紀來準備。年長一輩的人習慣帶伴手禮,跟台灣人拜訪親友帶盒水果的情況類似。大多數的 party,人們通常帶點啤酒、紅白酒,算是「自己的飲料自己帶」的禮貌,也幫主辦朋友省點開支,或者輪流在不同人家裡聚會。
如果是慶祝 party,禮物基本是必要的,沒時間跟心思準備的人,至少會寫張卡片或塞點錢給主角。
如果荷蘭人邀請你參加下周末的生日派對時,你要:
- 問好:gefeliciteerd
到達派對後,恭賀在場每一位(就算是壽星的同事的妹妹的男友的同學也要),不斷發出「喝非禮喜帖」(gefeliciteerd,荷蘭文congratulations)等聲音。
- 飲食
第三輪重複輪迴 2 小時,搭配小食,例 如堅果乾、起司條、小黃瓜切片、彩椒胡蘿蔔切條。(結論提醒:如果派對沒有特別註明提供晚餐,最好吃飽再去)。
- 大圈圈社交
荷式家庭派對的核心,通常是家中客廳(由5-20不等的各方人馬組成)圍成一圈話家常中心,社交高壓區可以快速檢驗與陌生人談天說地的社交能力,若通過挑戰,將會留給荷蘭友人「識大體」的好印象。
最後,荷蘭人在家辦生日派對就像是台灣在辦流水席,人們來來去去,所以若真的餓了,也不用挨到曲終人散,時辰掌握好(有超過 2 小時),就可以回家吃晚餐去了。
- 德國星期日請消音
文/Angela
德國人見面第一句的問候詞常為 Alles in Ordnung?(一切還好嗎?),從字面上直譯為「一切照秩序嗎?」便透露出德國人重秩序規則的民族性其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門秩序是:星期日務必保持安靜。
在德國星期日為安息日,基督徒視星期日為禮拜和休息的日子,所以避免在家製造大聲噪音,開吸塵器打掃,或是在花園除草,都是很有可能被鄰居討厭的行為。晚上超過 10 點後,若是在公寓內開洗碗機或是洗衣機,而產生過大的噪音,鄰居也可報警處理。如果要在家要舉辦任何派對,記得先提前通知附近鄰居,當過了半夜要注派對的音量是否吵到鄰居,避免被列入住戶的黑名單內。
在火車內,德國人很喜歡捧著一本書靜靜地閱讀,所以外國旅客一上火車要留意包廂是否有規定安靜的標語,免得因為大聲喧嘩而慘遭德國人的白眼。
記得之前學開車時,有一次經過一個無人的路口,為了避免有人或車突然衝出來,我習慣性地按了一聲喇叭示警,當場被駕訓班的教練唸了一下,他說沒事不能按喇叭,除非有緊急事故,不然我只是在製造噪音,日耳曼民族對待噪音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 德國人的陽台守則
陽台上可接待客人,喝咖啡、小聲 說笑和抽煙。但晚上 10 點後,嚴禁大聲喧嘩。第一次你可以直接敲門去通知,過了2 次警告後你就可以直接打電話請警察處理。
陽台上的花草樹木須定時修剪,不可越界。社區內陽台的顏色或是裝飾都是有嚴格規定的住戶不能自行修改陽台或是變動油漆顏色這都違反社區規定,會被強制拆除!
違反守則者,鄰居可報警,輕則罰款,重則擔負刑事責任,甚至坐牢。
- 誰說法國人不禮貌?
文/林佳蕙
輕輕一句 Bonjour,日安,在法蘭西文化中,代表了 一切文化禮儀的序曲。以往,大家總有法國人對遊客不友善、拒說英文的印象,正確的解釋是因為法國人 很注重禮節,但外國遊客不懂見面先打招呼的潛規則,當地人感覺被冒犯,故而轉頭不理。因此,不管在商店或車站購物問路,大家別忘了先問日安,如此便能順利許多。
法國文化中的親疏有別十分明顯,初到法國的人,也常常搞不清楚何時使用敬語vous,一般來說,工作往來的對象或師生之間都得使用敬語。同儕之間則因狀況而定,但最保險的狀況,還是禮貌的問對方是否可改用平語(tu)互稱,以避免尷尬。
- 吻頰禮大學問
法國知名的吻頰禮,通常用於熟識的親友之間,巴黎一般是左右各一次,其他則因地區而異,最多可達左右各四回。不過,現今年輕人有時不一定會照行吻頰禮,而改以彼此認可的肢體碰觸方式替代,形成小圈圈內的獨有文化。面對外國人,他們則會衡量對方文化對身體碰觸的接受度,以決定是否進行吻頰禮。
- 使用者付費
許多來法國的遊客都不免會提到公共廁所難找的問題,除了巴黎常見的公共廁亭可供免費使用之外,許多商場的廁所都要收費,一般餐廳也不免費提供廁所。這時候的解決之道,除了到餐廳買杯咖啡、順道請對方提供方便之外,有些老闆也接受付費使用廁所,要是臨時有內急,不妨參考此法囉。
延伸閱讀:
【英語島】從哪裡看出經濟指數?1986 是大麥克,2002 是內褲,2006 是ipod,2015是什麼?
【英語島】19 個低頭族必學英文縮寫:少按幾個英文字母,速度就差很多!
【英語島】準備好你的 LinkedIn 帳號,國外企業主還要看「微型認證」
(本文由英語島雜誌授權刊載,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