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教育專家、教育長官,尤其是校長,非常堅持學生上課不可以睡覺,他們認為禁止學生上課睡覺是老師的天職。「上課不可以睡覺」到底該不該堅持呢?
這包含很多面向的討論,若是老師因為學生上課睡覺而處罰了學生(如叫他起立站個五分鐘),學生心中不滿,回去加油添醋一番,恐龍家長說不定就會來興師問罪,理由是我的孩子上課之所以睡覺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是因為老師上課內容貧乏、是因為學校通風狀況太差、是因為天氣太熱又不開冷氣……,再說,我的孩子自己放棄受教權,又不去干擾別的學生,老師憑什麼嚴厲處罰我的孩子?憑什麼當眾羞辱我的孩子?這下事情就有得吵了,若是校長對內強勢對外卻怕事,在校內老師群體相對弱勢的情形下,當事老師就會很「委屈」。
在教育第一線的資深老師非常清楚,要求學生上課不睡覺、不使用手機、不吃飯盒、不吃零食等規範,絕對不可能是老師單打獨鬥一人承擔,也絕不可能在朝會時段,校長、教官來段訓話或說段大道理就可以解決,而是必須要有整套系統配合才行。
英國大倫敦地區北部一間以教授視覺與表演藝術為主的學校Kingsmead School,就非常徹底地禁止學生帶手機來學校,為了貫徹這個政策,校門口安裝了偵測器,可以防止學生偷帶手機進來,校園內若是學生不遵守規定(如想辦法偷帶手機),或是上課態度不佳(當然包括睡覺),將會處罰學生離開教室,到辦公區(校長和主任的辦公集中區)的走道上靜坐閱讀或是完成規定的作業。這些處分都會通知家長,並且會將處分期間學生閱讀了哪些文章、完成哪些作業,回報給家長了解,因此沒有被指責剝奪受教權的嚴厲責難。
現今在國內的上課情境是學生睡覺、玩手機、吃零食、吃飯盒、喝飲料或看小說的比比皆是,根本就已經是普遍性現象,為何會如此?老師為什麼不管?當然絕對會有學生口中很「機車」的老師不斷要求規矩,因為不斷要求的狀況下,課程進度自然受到影響。努力用功的學生因為參加繁星計畫而重視各項成績,最後必然抗議課程進度落後影響成績,進而影響到將來的升學大事;於是家長電話來了,誇張一點的是直接撥一九九九市民當家熱線,接著教育局打電話到校長室,校長當然要處理,於是約談老師。這種故事腳本走過一、兩次,再有傻勁的老師大約也會「變聰明」吧。變聰明的老師在課堂上開始把不愛上課的學生視為「閒雜人等」,只針對想上課的學生好好教學,於是乎,「各取所需」就成了目前教育現場最真實的狀態。
延伸閱讀:
少了孩子們的嬉鬧聲卻多了書香——到公園裡的折疊圖書館看書吧!
(全文由時報文化授權刊載,摘錄自《教育這種病》;首圖來源:cjdjkobe,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