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快照 2016-04-12 15.15.12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還記得當時因應食品添加物必須全部展開,當你拿起泡麵時就會想起蘋果日報出了「這款泡麵成分70種 大學生嘛看攏嘸?」的新聞。果然密密麻麻的成分全部展開,不是念食品科系的、不是念化學相關科系的,看的真是霧煞煞。

螢幕快照 2016-04-12 15.12.40

  • 食品添加物白話上路,讓你一目了然!

由於食品添加物標示佔了食品包裝標示,也常讓許多消費者看不懂,於是食品藥物管理署挑選了民眾常見的 26 種食品添加物,搭上通用名稱,食品業者可以擇一名稱選擇標示,讓民眾對於食品添加物比較親近,這項公告已經於 3 月出開始實施。

  • 常見食品添加物通用名稱(列舉部分)

功能性名稱與品名要同時標示

螢幕快照 2016-04-12 15.13.33

其實在原本食品標示的規定裡面,凡是屬於甜味劑、防腐劑、抗氧化劑,他們品名之後都要同時標上功能屬性,這幾項食品添加物包含哪些類別呢?

甜味劑:糖精、三梨醇、甘草素、阿斯巴甜等。通常會用在瓜子、蜜餞等產品裡。

防腐劑:己二烯酸、苯甲酸、丙酸等。防腐劑使用比較廣泛,依照不同的產品會添加在魚肉煉製品、肉製品、麵包、糕餅等。

抗氧化劑:維生素C、二丁基羥基甲苯(BHT)、丁基羥基甲氧苯(BHA)等。抗氧化劑廣泛使用時各類食品像是膠囊狀、錠狀食品、泡麵等,不過有些品項也是會看食品種類添加。

「食品標示是食品生產者與消費者溝通的一種管道,生產者將食品品質及內容物經由正確的標示方式顯示在包裝外觀上,不僅代表對其產品的負責態度,也是食品本質的呈現方式。」這是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10512月出版的104年食品標示法規手冊清楚的表示食品標示的定義。雖然到目前為止消費者對於食品標示仍是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況,但是從今年3月份政府單位公告訂定「食品添加物之通用名稱」的規定看來,食品藥物管理署也是有意願及想法讓民眾與法規能夠更親近些!

延伸閱讀:

買下富士山當伴手禮:不管誰收到都會失控發出少女的驚呼聲

對付隱形殺手 PM2.5:這台小巧空氣清淨機,不用砸重金就給你好空氣

韓國光是超市就超好逛!那些台灣沒有、又好吃好用好玩的韓國超市購物清單

IKEA 食物經濟學:簡單分類、聰明收納,讓生活更有味道

(全文由 川家品質驗證顧問公司 授權刊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