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是怎麼看待週末及休假的?
我們辦公室裡有個陳年的老派幽默,星期一下班回家時,佯裝樂觀地跟其他同事說:「太好了,再過四天就是週末了,加油!」又或者到了星期五的下午3點,同事們會彼此互相打氣地說:「接下來的這一個小時,就是整週最難熬的 60 分鐘,撐過去就是週末了!」好不容易,來到了星期五的尾聲,大家更會比平日提早半個小時結束工作,若遇到好天氣,便把桌椅搬到戶外,同事們坐在一起聊天、喝啤酒、吃零食,然後再開開心心地回家度週末。
度假,可說是荷蘭生活十分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公司,同事之間習慣會問彼此:「你預計下次何時去度假?想去哪裡啊?」當發現某個同事工作開始不斷發生小錯誤、或出現脾氣煩躁的現象,也會給予提醒:「你壓力好像太大了,該去度假了!」度假的作用是讓人充飽電力,褪去之前累積的挫折與壓力,好再回到辦公室後能夠精神專注、重新衝刺。
的確,每次剛度完假回來的同事,在第一天早晨總是帶著輕盈的步伐踏進辦公室,花五分鐘跟大家聊聊度假地點的天氣如何、發生了哪些趣事,然後滿臉笑容地迎接整天的挑戰,相較於度假之前,與那些不耐煩、精神緊張、無法專注、頻頻出現小失誤的狀態,真是天差地遠,可見適時的休假,的確是有效恢復工作效率的方法。我個人也有過多次的親身體驗,度假讓我得以轉換環境、跳脫框架,每當回到工作崗位後,我再次重新審視先前遇到的問題時,頭腦往往特別清楚,有助於獲得解答,或是能想出有創意的解決方法。
若是正處於向勞工福利專責機構(UWV)領取失業津貼的狀況下,在度假之前,也需要事先向 UWV 報告要去度假的事宜。什麼?失業了還要度假!沒錯,荷蘭人認為在失業的狀態下,一整天關在家裡、沮喪不得志,怎麼會有動力找工作?因此,對失業者而言,適時的精神休息及放鬆一樣很重要,可以讓人煥然一新,帶著信心再度投入求職。而 UWV 發放失業津貼的模式,就有如是身為老闆「僱用」這些失業者,買下其工作時間讓他們尋找下一位雇主,因此,度假前需要向 UWV 單位報備,就如同向老闆請休假。由此可知,休息、週末、休假對於荷蘭人來說,是著眼於身體與心理健康,預期能產生更有效率的工作結果。
現今在台灣,下班時間用 Line 即時掌握公事進度,似乎成了一種常態。然而,在荷蘭,若是下班後或同事休假期間有急事聯絡,由於已打擾到同事的私人休息時間,最好先說聲「抱歉」,當是緊急的重要事件,被急 Call 的同事還是會樂意放下手中的啤酒、離開舒服的日光浴,起身給予協助;但是,若真的太誇張,只是為了點芝麻小事就聯絡放假中的同事,或是求助的頻率太高、佔據太長的時間,大多會被視為是無禮的行為,休假者通常會直接忽視,不接電話、不回覆,若對方還白目地質問為何不接電話,荷蘭人很可能會理直氣壯的說:「因為我下班了!」「因為我在休假!」甚至半開玩笑地說:「那你要付我休假時的加班費嗎?」藉此讓對方知難而退。
我的另一個親身經歷可以說明這種「非緊急事件,不打擾他人休息權益」情況。在我的預產期將近時,負責孕期顧問的助產士提醒我們,屆時可能發生什麼狀況、應該要怎麼做。她提到:「如果是半夜羊水破了,就觀察顏色,看到是不正常的深色,便打緊急電話,直接去醫院;但如果是正常透明淡色,就等早上 8 點打給我,我們再安排去醫院。」第一時間我還以為自己聽錯了,能這麼悠哉嗎?再次確認健康無虞後,便也毫無疑慮的接受了,以同理心體會半夜是助產士的休息時間,除非是真的緊急,否則,即使生孩子也是可以等的。
若是已經習慣把工作視為義務、隨叫隨到的生活模式,大概難以想像這種「工作與私人生活分明」的境界。在台灣,我們總是容易把工作與私人生活時間混在一起,以前的我有時放假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處理跟工作相關的事務,而我經歷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改掉這種強迫性的症狀,因為在荷蘭,這真的「不太正常」,尤其是當不再是單身、有家庭時,身邊的家人便可能會對這種行為直接提出抗議。
有一次,放假中的主管打電話回辦公室,詢問一個臨時想到的問題,荷蘭同事掛上電話後便說:「他不是在放假嗎?我要是他老婆,發現一同來度假的人腦子裡還掛念著公司的事,下次肯定不跟他出來玩了!」由此可見荷蘭人對「下班」、「放假不工作」的標準很高。就算是老闆,也應該學會信任與放手,休假時不需要放不下心、時時追蹤工作進度。
或許有人在聽到「快樂生活」與「放假」,會聯想到「不負責」、「沒上進心」,然而,透過荷蘭的例子卻可以得知,其實不需要長時間工作,也能增加公司的產出成績。只要主管給予更多工作上的授權,便可以得到具思考能力、能獨立解決問題的員工,企業才能發展出真正的競爭力,而不是把每個員工訓練成唯唯諾諾、時時刻刻工作的機器人。有快樂生活的員工,才能形成企業的正面循環,促進工作效率、思考邏輯、創意等工作能力。我想強調的是,將重點放在思考如何有效率的工作、如何讓自己及身邊的人能生活得更有意義,否則你的人生只能對你的老闆或是銀行存款有所交待,卻缺乏實質價值。
延伸閱讀:
混吃等死是北歐 Style?為什麼這些閒適的北歐國家都不會破產呢?
【和你想的不一樣】為什麼德國人工作速度跟樹懶一樣,卻能完成 100 分的成效?
台灣工時太長成血汗,歐洲假太多收入低!到底勞工需要多少休息時間?
(本文由悅知文化授權刊載,全文摘錄自《比工作更重要的事》。首圖來源:Jocelyn Kinghorn,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