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快照 2015-08-27 17.25.37

《VO 導讀》:盧建彰,臺北市長柯文哲競選廣告的幕後功臣,〈你有多久沒聽你的孩子說話?〉一上線便引起廣大迴響,短短三天瀏覽人次就突破百萬。在這個「故事力」至上的年代,說一個精采的好故事,效果遠勝花俏的行銷手法,因為唯有故事,才能打動人心。在廣告界打滾十多年的經驗,盧建彰與你分享打造故事力的心法,教你說好故事,也活出好故事。

人生剩不到 22K

在談「說故事」之前,我們先來談我們是什麼,及我們想跟誰說故事。答案可能很明顯,我們是人。接下來,你可能會在這本書中發現許多看來白痴的問題,但拜託你,既然都花時間翻了,不如就勉強被我當一次白痴,多少思考一下這些看似白痴但其實可以解決很多難題的白痴問題。

既然我們要與人對話,我們應該來討論人是什麼,人在意什麼。

人並不會一直存在,人會消失。但我們比較在意的,反而是那些看似具體但其實冰冷無法打動人心的東西。

為了避免大家以為我要談的是大學一年級虛幻無比、莫名究裡的「哲學概論」,不妨讓我來談個最現實的議題。

「不要怕 22K,要怕沒有競爭力」???

現在很多企業老闆都會這樣勉勵年輕人,尤其是新鮮人。我相信老闆們的出發點都是一片好意,但是幾次有機會在會議中遇到這些企業負責人,也就是老闆們時,都會善意地提醒盡量不要用這種言論來鼓勵年輕人。

為什麼?

你先想看看。

好,你想過了,才換我講。

這本書基本上都會延續這樣的節奏,就是我提出一個觀點,請你先停下來思索看看,因為我們被時代快節奏的多工,訓練成每件事都以反射狀態光速回應,久而久之,我們就只有脊髓神經反應動作快,大腦閒置沒用到,真正重要的議題無力思考,沒有創意緩步失智。

22K 的鎖喉扼殺力

現在許多年輕人對職場卻步,害怕自己賺不到生活所需的費用,覺得 22 K 是個可怕的數字,他們無法以這樣的薪資在城市裡生活(也確實如此,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顯示在台北都會區的月生活費需 25K),因此在學校裡便急著打工賺錢,恐慌困惑是學子臉上表情。

我感到詫異並且難受,大學應該是個自在生活學習的殿堂,人民更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我想起自己大學那四年真的是由你玩四年,快活的不得了,讀了很多跟課堂考試沒什麼關係但我想看的書,曬了很多太陽,每天都在運動,談了幾個戀愛(這就別提了……)。家境並不寬裕的我,並不常感受到金錢的壓力和魔力,倒是爸爸有魔力以月薪三萬五拉拔大我和妹妹讀完大學的同時,還照顧了有失智症的媽媽。除了媽媽進出醫院手術,我多數時候都是開心快樂,對未來不確定,但充滿期待,想要趕快長大,做自己想做的事,雖然搞不太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事,但沒有恐懼。

我們不太考慮延畢,因為知道在學校裡除非要走學術研究,否則夢想不會是從學校開始。更何況大學延畢在當時也不大會對學術研究有益,我們不怕離開學校,因為覺得外面雖然可能辛苦,但應該相對有趣,至少比起教授點名不容易預期。薪資或許不高但應該可以活命,大概不會被鎂光燈追逐,但能夠自己追逐光明。

現在,我在大學教書,看著課堂裡的每個年輕人,他們的焦慮是集體且具體的。你可以嗅聞得到他們的恐懼,他們害怕擔憂,不想面對三、四年後的職場生活,把讀研究所當做逃避的途徑,把延畢當作必須,把自己看成畢業即失業,怕得要命,卻又不知如何是好,彷彿只能一輩子歹命。

22K 這簡單的幾個數字,似乎輕易扼殺了年輕人的笑容,更掐上他們的咽喉,讓他們無法大口呼吸,更不敢放肆如我們,呼喊出什麼夢想的話語,就算只是夢話。

真正該擔心的 22K

比起薪資的 22K,人生還有更值得擔心的 22K。

你要不要猜猜是什麼?

你人生還有幾天?

每次我問大家這問題,大家總是說不知道,不要談這個啦。但可能因為我收過不少張家人的病危通知單,覺得這問題比起薪水高低更值得想一想,畢竟薪水到頭來不就是為了來服務這議題嗎?

當然生死有命,時間長短由上帝決定,不過我們那麼會算計,怎麼遇到大事就不肯拿起計算機來,算上一算?

其實很簡單的,我們就拿一個大學畢業生的人生來算一下,正常畢業的話,22 歲成為眾人眼中的新鮮人進入職場,前途大好,無可限量。假設他活到八十歲呢?人生會有幾天?

哦,為了好計算,我們就來個新人大放送,讓他活到八十二歲好了。哇,還有漫長無比的六十年,也就是一甲子,天干地支都可以全部輪上一輪,真是有夠長的,想起來就覺得什麼事都可以緩一緩,先來躺一下,打個滾,明天再做就好了,反正還六十年耶,久的很。

但是,六十年有幾天啊?欸?以我們從小被不斷訓練、總在外國人面前逞威風彷若天才兒童的心算能力,一定一下子就能算出來了。好的,我們有請本公司財務長,也就是曾獲初級會計學和成本會計學栽培深造連修兩次、數字財務概念清晰、擘畫能力驚人的我本人來為大家算一下: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乘以六十年,也就是兩萬一千九百天,啊,不到 22K?

就算加上閏年,每四年會多一天,也就給你多十五天,兩萬一千九百一十五天!還是不到 22K!不到 22K!有沒有算錯啊?我再拿出算盤來算一次,還是一樣,22K!(騙你的,我家算盤不知道在哪裡)

傷腦筋的是,這兩萬多天不會增加,不管你賺多少錢,也許你的月薪會隨著你的經驗、能力、專業、人脈、獲獎數增加,從 22K 開始微幅但確實會往上慢慢攀升。但這兩萬一千九百一十五天,無論如何就是不會增加,過一天少一天,不管你這個月賺多少錢是兩萬還是兩億、人緣多好、老闆多喜歡你、你有多少個女朋友(?),你就是無法增加多那麼一點點。

甚至就算你是台灣的首富,你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你無法為你的家人,不管是妻子或是弟弟多爭取幾天。而且請別忘記,我們提供的八十二歲還是台灣人口指數中的女性平均數,如果你是男性,你有很高的機率無法活到八十二歲,更別提,你現在已經超過二十二歲了,你擁有的可能不到兩萬天。

這不到 22K 才是你真正該擔心的!

我的戶頭連一萬都不到

假如以我們最在意的銀行戶頭數字來表示,或許會更有感受。

以我為例,如果我活到我父親的年齡六十五歲,我今年三十八歲,只剩下二十七年,乘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就只是九千八百五十五天,就算大方的加上閏年,也不過九千八百六十一天,還不到一萬,連10K都不到。換言之,我的每一天都是1/9861 ,每過一天就少一天,數不到一萬就結束了。換言之,我戶頭裡的數字,在帳簿上呈現的可能少於一萬,連四個零都拿不到。

我都還不想提,在人生最後的那一個月,可能已經喪失行為能力,連出一張嘴都不一定能夠如願,可能昏迷、可能癱瘓、可能連想嗆聲說我想幹嘛都做不到,扣掉那些無自主能力的天數,真正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日子,又更少了。

每次有機會和朋友演講分享,我都會說,我今天花了我人生中的九千多分之一來和你們相處,我非常珍惜,更希望不要浪費你和我的時間。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發現你人生剩不到 22K,你今天還要這樣過嗎?

我甚至會說,如果你們真的仔細想想,覺得現在坐在這和我在一起有點可惜,覺得有更值得的事要做,因此起身離開,我一點也不覺得怎樣。歡迎快去做你覺得該做的事,也許抱你的孩子,也許摸你的狗,也許打電話給你爸媽,總之,你是自由的,只是你一直沒意識到你的自由是有限制的,至少時間就是一個重要的限制,你該面對那限制,好好使用你的自由,你才真的擁有那個自由。

時間和故事的意義

如果你讀到這,還沒去做你該做的事,可能你是個滿足喜樂的人,也可能你沒認真考慮,那我會想請你再考慮一下,我大概可以想出一千個比看這本書更重要的事值得你去做,快去吧!

但假如你還留下,那麼讓我們重新來過,收拾起你的駭然,因為害怕並不能改變時間的事實,或許因此積極地面對才是珍惜的方式。我們來仔細想想,為什麼一本關於說故事的書,非得要這樣嚇你呢?

因為故事和生命有關,而生命和時間有關。

可能你原本只想要學習說故事的方法,但我會建議,與其了解那方法,或許了解生命會讓你更有故事。

了解生命,能讓你更能遇見故事,因為故事一直在這世界裡,因生命而活。生命會消逝,但故事通常會活得更久,這不必我解釋,你看安徒生童話就知道了。

當然故事也會死亡,何時死亡呢?在我們忘記面對生命,無意識的過活時,當人們沒有心,故事就無用武之地,它就嗝屁了。

當你沒有心,你可能通曉一切說故事的技巧;但你沒有故事,你無話可說,儘管故事在你面前綻放,搖擺它迷人姿態,你放過它,你無法摘下,因你視而不見。

【盧建彰導演親自談 22k】

延伸閱讀:

大人版的壯遊:一邊工作一邊體驗人生,才是有意義的 Gap Year

自由誠可貴:熬夜工作創意無限?也許你不適合坐辦公室

十張圖解:讓會議中的你「看起來」很聰明的小技巧

願故事力與你同在_立體書封(全文由天下文化授權刊載,摘錄自《願故事力與你同在》;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