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rene Lu
那是4個月前的某個星期四。從早上6點開始,我便無數次地打開gmail,重新整理,回到Facebook,然後每過5分鐘再次打開gmail。12點過去了,一封垃圾信。其實那封信件也很重要,但對我來說,今天只要任何不是從Amazon發來的信件都是垃圾信。4點一到,我重複了無數次的機械動作終於有了結果。
Dear Irene:
On behalf of Amazon Corporate LLC (the “Company”), I am very pleased to offer you the position of Financial Analyst Intern.
那一刻,我興奮得幾乎要流淚。不顧老師還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偷偷地轉身向身旁的同學比了個讚,笑容洋溢。經過重重關卡,我終於能夠證明自己的能力,終於有機會可以留在美國工作,前途將會一片光明,親朋好友們一定會投來無數羨慕不已的眼光。這份光芒與榮耀映照了我整整3個月,直到上班的第一週結束,我竟有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終於開始體驗到Amazon的光環下的壓力,也認知到實習生扮演的角色其實比想像中更加困難。
以前在台灣的其他公司實習的時候,工作內容其實大同小異。也因此許多大學生抱怨,企業僱用實習生是不是根本就是廉價勞工?答案因你選擇的公司而異,但很幸運地,我所實習過的企業都教授了我不同的知識與理念,毫無廉價勞工之感。
所以Amazon的實習生做些什麼?說穿了,很多大公司都是一樣的。大部份的時間你會做最雜的事情,或是你的上司沒時間做的事情:列印文件,檢查數據與文字內容是否有錯誤,確定大家都準時繳交會議文件等等。剩下的時間便是參加會議,跟著上司分析一些較大的項目,而這也是比較令人振奮的部分。你有機會可以一窺公司的全貌,也能夠遇見更多主管級的人物。
對我來說,實習工作的確有許多枯燥繁雜的時候,但是每次工作都是檢測你態度與能力的大好機會。
「態度決定一切」是老得不能再老的道理,在殘酷的職場上更是如此
對大學生來說,初入職場,難免信心滿滿,自我膨脹,覺得進了名牌公司就可以改變世界,前程似錦等等。尤其還在學校裡的時候,因為同儕年齡相近,只要誰做了一點點了不起的事情,大家便很容易把他捧為神級人物。學弟妹爭相與他討教,學長姐會莫名地多關照,同學之間也是抱著羨慕嫉妒恨的態度,而這種時候,要變得不可一世非常容易。但離開學校之後,周遭圍繞的是各式各樣的人,你再也不厲害了。這時候,厲害得靠自己證明,而非別人去捧。
曾經聽說有位MIT的實習生,帶著名校嬌氣,因為不願意花時間去檢查數字是否齊全,導致會議文件坑坑洞洞,惹得辦公室的人都不高興,也因此沒有拿到正職工作。殊不知其實整個辦公室的學歷都是長春藤名校MBA,但他們在剛畢業時不也都是從最低的位階做起?那些檢查數據的工作或許枯燥,但完完全全能夠看得出新人的態度。使命必達是實習生的責任,畢竟現在看的是最基礎的報表,小數字都出了錯誤,若未來以主管的位置看大數字還看不出錯誤,那可能就已經關係到公司整個部門的存亡了。因此,實習生的工作其實是在磨練我們的耐心、細心、與恆心。
最傑出的實習生不但能夠沉住氣完成上司的交代,更會去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完成這件事?做完該做的事情了,然後呢?多問「為什麼」,也多思考「為什麼」。這2個月來,看見周遭有許多比我聰明、比我優秀、更比我努力的同事,我時常會反省,自己還有哪裡做得不足,還有什麼地方可以進步,好還要更好。
技術與能力很重要,但一個好的領導人在挑選人才的時候,態度永遠在能力之前。好的態度決定了你是否願意蹲下身子去學習,也是決定其他人願不願意教你的關鍵。因此,收起在大學時期的不可一世或許是給實習生們最好的建議,畢竟社會是很殘酷的。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換日線 CROSSING》網站。(全文由換日線 CROSSING授權刊載;首圖版權:Shutterstock;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