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1969 年後三十年的今天,只有一半的美國人還記得當年登陸月球的阿姆斯壯的名字。
90 年代末期,在 Gallup 網站上有一項民調顯示 55% 的美國人覺得 NASA 執行啟動的計畫根本不值錢,有 10% 的人甚至希望太空計畫全部取消。在 2015 年,由於 2016 年美國即將舉行大選,NASA 有可能面臨大量預算的永久刪減。共和黨本身就打算刪除 NASA 將近三十億的預算。
種種跡象顯示,美國人對於繼續太空計畫的熱情不斷地衰退,但其實不必如此,因為有不少因為探索宇宙所開發的創新科技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下就是九件如今已經融入我們生活中,但我們並不一定知道源自於航太發展的科技。
-
衛星電視
1958 年,NASA 製作了美國第一顆衛星—探險家一號,研究宇宙射線。四年後又發射了 Telestar 衛星—世界第一顆通信衛星,它最著名的成就,就是從美國緬因州的 Andover 地面站傳送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的電視影像到位於法國的 Pleumeur-Bodou 電信中心。雖然那時候的衛星功能遠不及當代衛星空能強大,但的確改變了我們的資訊傳播與娛樂生活。Telestar 也是世界第一次私人贊助的太空任務,為今日 Elon Musk 的 SpaceX 公司的私人航太公司開啟了新的道路。
-
太陽能
NASA 的 ERAST( Environmental Aircraft and Sensor Technology,環保飛行載具與感知科技)計畫,旨於創造一系列運行於高空的太陽能無人飛行載具,在空中進行長時間的科學研究。雖然在 2003 年已經終止了這個計畫,但是太陽能科技已經被廣泛應用在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
義肢
在人造肢體(義肢)科技上跳躍式的成功主要專注於軍事與醫療的用途。不過如果沒有 NASA 為了在真空環境中操作機具所發展出來的人造肌肉系統,這些科技都不可能成真。
-
記憶泡綿
NASA 於 70 年代發明記憶泡綿,原本是為了讓太空梭駕駛與乘客能夠坐得更舒適,並確保更有效的防狀效果。不過現在這項科技已經成為挑剔的嗜睡者不可或缺的商品,並被用來製作更舒適的美式足球頭盔。
-
哈柏太空望遠鏡
在 1990 年,哈柏太空望遠鏡啟用之前,由於地球大氣層充滿的雲層、水蒸氣,以及各種氣體,人類無法在地表上看到肉眼可辨別以外任何在太空中的景象,因此想要得到一張清晰完整的太陽系影像幾乎不可能。多虧哈柏太空望遠鏡強大的解析能力以及位於地表大氣外的空間位置,我們得以用肉眼看到關於宇宙美麗又充滿各種資訊的太空影像。這項發明,也為人類帶來更先進的次世代 James Webb 太空望遠鏡,讓我們更能深入浩瀚的宇宙。
-
國際太空站
過去幾十年來,不少太空站計畫經歷嚴重的挫敗,包括 1971 年開始的蘇聯「禮炮計畫」預計發射一系列太空站模組,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失敗,NASA 在 1973 年啟動的 SkyLab 計畫也在兩年內告終。之後美俄合作的另一項計畫 ”Mir”,則維持了 15 年,直到 2001 年燒毀為止。不過從 2000 開始的國際太空站計畫,曾踏出了人類未來太空旅行的第一步。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兩百位來自十五個國家的太空人在國際太空站待過,目前也有持續性的計畫在進行中。目前,分別各有一位美國以及俄國的太空人在國際太空站上,預計停留一年,進行關於人類前往火星探勘危險性的研究。
-
搖桿
自從電玩製造商把搖桿縮成小小一枝附著在遙控器上,原本在阿波羅 15 號登月車上的巨大搖桿就搖身一變成為電視上打怪的工具而已了。最近,這支在 1971 年登月任務使用的搖桿,以 61 萬美金的價格在一場拍賣會上售出—這大概是所有 NASA 紀念品裡面最貴的一款吧!
-
濾水壺
由於 NASA 重複使有所有水資源,因此包括廢水、額外預防設施以及無比先進的過濾系統成為載人太空任務的首要重點。當然我們現在家用的濾水系統,不論是接在水龍頭上的濾嘴,或是水壺造型的獨立濾水壺,都不可能跟 NASA 所使用的太空科技一樣先進,但沒有這項科技,濾水壺也就不會成為家家戶戶都有的必備用品,水資源品質不佳的地區,也無法有優質的飲用水使用了。
-
月球漫步
如果阿姆斯壯從沒有在月球表面上步行、「月球漫步」這個詞沒有出現或是沒有人類歷史上最廣為人知的登陸月球任務,那麼麥克傑克森就不可能創作出他最知名的月球漫步舞步。1969 年阿波羅 11 號的任務為人類歷史留下不可磨滅的兩項偉大時刻。但究竟哪個重要?這可能就要看你是問誰了。
=延伸閱讀=
世界變得更糟!13 張圖說今昔對比:回到那個沒有手機卻更幸福的時代
(資料來源:ScienceMic ; 圖片來源:ScienceMic;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