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宗教」在多數人的心目中和性保守劃上了等號,尤其是對天主或基督教等印象,在虔誠的信仰下,也意味著宣告節制、禁慾、美好而穩定的異性婚姻關係。
然而,是否這些戒條代表絕對的綑綁人的自由意志呢?個人認為其實不然,宗教信仰對人雖有一定的影響程度,但是否完整且正確地被傳達該精髓概念,才是重點,我們來看看以下個案:
- 聖經說:身為女性很羞恥???
在美國南方及中西部有個叫 Bible Belt 的區域,直譯為「聖經帶」,所代表的是美國宗教勢力最強大、信仰最保守的地方,且是正統派教徒多的地帶,多為浸信會的教徒。
Jessica Dimas,出生於中西部的聖經帶區域,在成長時期所受的教育,傳遞著上一代恆久不變的思想,尤其對於兩性關係和婚前性行為,有著十分嚴謹的社會規範,並且有著重男輕女的嚴重傾向。
Jessica 的母親,無法給身為女兒的她有良好的身教示範,除了本身對身為女性感到羞愧外,自我價值亦十分低落,甚至對女性正常的身體成長變化-初經的來臨或是胸型的成長感到唾棄。蛻變為女人的過程本應是值得慶祝值得興奮的,卻在那樣的社會文化下被扭曲,讓女性被鄙視,甚至被覺得是骯髒的。
此外,父親的形象也深深影響她之後與異性相處的恐懼。父親非但無給予父愛、教導她關於兩性關係的正確相處、陪伴她從小女孩蛻變到女人的成長過程,反而對她輕淡訴說年輕時不尊重女性的過往,彷彿那是再正常不過的瑣事,讓她對於身為女性及對異性表達真實情感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
就算是性別教育講師,也帶著宗教外皮在操作扭曲的社會規範制約下,告訴著女孩們凡發生過一次性關係,就像花瓣逐漸凋零枯萎的玫瑰,是帶著瑕疵的不完美。
而這樣的成長背景,促使作者對「性」有很深的思考,認為性是自由且不受綑綁的,尤其是女性的性自主-女人可以像男人一樣享受性愛,就算是婚前性行為都是正常的現象,只要做好防護措施即可,不應該為此而在宗教甚至是家人眼中感到罪惡;而女孩們是否應墨守成規,嚴謹地保守自己的身體,謹守純潔只為等待那未來廝守一生的伴侶,還是去多方體驗人生來豐富獨一無二的生命篇章?
關於性別教育是如此的重要,足以影響一生的成長過程,需要以正確的方式來教導下一代女性,來建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若所信仰的宗教非傳達正確的自我價值感,可能須考慮這樣的環境下使否會對妳有負面的影響,阻礙妳健康成長的心態。
不論男女,每個人都是上帝所造獨一無二的樣貌,具有自由意志更是理所當然的事。
信仰所生的規條戒律,在宗教分派下雖有不同的見解,重要的是如何正確地教導下一代並幫助其自我價值的正向成長。宗教亦是教育的一小環節,所信仰的宗教對人格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在 Jessica Dimas 的成長環境,人們對宗教的偏激理解與錯誤的成人身教,帶給她對於其所信仰和社會規範有著強烈的質疑。社會文化的快速變遷,對於「性」的開放已視為正常,但這也讓男女彼此無法尊重雙方的身體,延伸到婚姻上,是否持守性貞潔、不發生婚前、婚外、婚後性行為,已變成灰色的模糊地帶。
正確持守性貞潔的觀念,來自於尊重婚姻的表示,是讓婚姻能被信任的唯一方式。立「界線」不是為了限制,而是為了保護愛情!親愛的男孩與女孩們,堅守性貞潔的共識,說明了對戀情的認真,也表明尊重未來婚姻的意願!因為愛(Love)+ 信任(Trust)並不等於縱慾(Lust)。
另外,父母們也需注意自身的教育和觀念傳承,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線與基礎根基,是每個人所處環境中時間最長的。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力雖不致完全決定孩子未來的人生,但孩子們,決定未來的不是過去,而是「現在」!學習「饒恕」過去的錯誤觀念所帶來的束縛,饒恕並非原諒他人,而是放過自己,讓自己可以往前邁進更美好的人生!而你所選擇的未來,亦仍需是正確且保護自己或甚至是對下一代教養的健康觀念,若錯誤的觀念傳遞方式需要被改變,就從你開始吧!
(資料來源:HOFFPOST WOMAN;圖片來源:Ed Yourdon, CC Licensed;禁止轉載〉
- 延伸閱讀
面對三十年未見的舊情人,行為藝術家用生命演示最複雜的情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