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過去所就讀的高中並沒有空調設備,每當酷熱的夏日時節,高溫總讓人無法專心在課業上。到底有誰可以一邊流汗一邊算微積分呢?結果筆者記得當時大家都跑去有冷氣輔導諮商室避難,但當然裡面的諮商人員,看到一堆人蜂擁而至,總是感到麻煩。
從幼稚園到高中畢業,每個小孩總共要花費將近一萬兩千小時在學校建築裡面。這也就一點也不意外,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多麼重要了,不但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對學習空間的歸屬感,更甚至會影響到學生自尊的建立。
近日,由Sapna Cheryan帶領,結合華盛頓大學以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團隊,結合了相關科學文線上的內容,得到幾項對於學生至關重要的具體學習環境的元素。
他們發現一棟建築物的具體設施(如自然光源、空氣品質)在學生的成績與整體專注程度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此外,在空間中擺設的物體,也會影響對學生對這個環境的潛在評價。比如在一項實驗發現,女性在一個放置大自然風景海報的電腦教室裡面會比在一個充滿刻板男性喜好的擺飾(如星際大戰海報)來的更有興趣學習。
雖然要達成一個完美的教室不太容易,比如一個面對磚牆的窗子,要獲得充足的日照就有點困難。但以下統整出來的這些發現卻是很容易在極少金錢支出以及時間之內就可以達成。
根據這項研究,我們繪製了一幅理想的教室空間:
- 燈光
自然日照相當重要,而且如果窗外有自然景觀會更好。根據研究顯示,在加州、華勝動、科羅拉多這三個地區的超過兩千間教室裡面,暴露在大量自然日照裡的學生,數學以及閱讀表現,明顯比接受較少日照的學生高(依據學區有2%至26%不等的差異),就算經過統計學上的「針對區域的差異以及社會經濟地位或種族的因素」修正,也有顯著的差異。研究也建議,如果真的連一扇窗子都沒有,可以採用不同波長的螢光燈泡模擬自然日光,此外,牆面的漆也能幫助空間明亮。
- 聲響
安靜的空間的確有助於專注,在靠近飛機航道,容易受到飛航噪音的學校,學生的閱讀成績明顯比處於安寧環境的學生低。
- 溫度
學生在介於攝氏20到23度的環境下能獲得最好的學習成果。至少14%的美國學校反應缺乏足夠的暖氣。此外,較差的空氣品質也會妨礙學習。
- 無障礙性
一個好的教室當然要考慮到行動障礙者的需求。包括電梯、斜坡,以及寬敞空曠的通道。
- 空間佈局
根據研究,將課桌椅分組成群可以幫助女性在教室裡感到舒適,不過同樣也會增加造成學生分心的因素。
- 植物
不論任何年齡,植物的出現有助於心靈平靜。
- 牆面裝飾
過度裝飾或複雜的牆面已被證實會干擾學生的專注。不過一些動物或自然的海報,或者啟發性的句子、引言則能帶給學生正面積極的影響。此外,要注意避免有特定族群的影像出現在牆上,如都是白種人的領袖,對於其他族群的學生可能造成傷害,降低學生的歸屬感。一些呈現貶低某類族群或文化刻板印象的影像,也應該避免,如印地安人的圖騰,因為這可能會讓學生聯想到被貶低而缺乏自尊的感受。
延伸閱讀:
為什麼這名老師從小學就開始教起「哲學」?因為思辨能力不能等!
為何這名小五老師出的國語試卷,會引起家長和安親班的強烈反彈?
(資料來源:QUARTZ ; 圖片來源:QUARTZ via bright on 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