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0

這是一家開在台北市東區,正在試營運的親子餐廳的菜單,標榜高水準,當然消費也很高,最讓人瞠目結舌的就是這份「菜單」,你沒看錯,上面印了「外籍幫傭餐」,而照片在網路上流傳開來引發各界抨擊:有網友痛批「這個外籍幫傭餐是怎麼回事?這個也太過分!到我們從小就要給孩子這樣的觀念嗎?」

而這次鬧出風波,店家火速關閉粉絲頁,最後發出聲明表示:「對於敝企業於菜單上用詞語和編排的不妥,我們要特別向受到冒犯的人致上歉意,同時也要為對社會做出不良示範表示悔意與歉意。造成如此的風波,我們承擔全部責任,不會藉口逃避」。但從這個現象,可以反映出幾種社會面向:

  • 用貼心包裝歧視

一種你以為你貼心,實則是「歧視」的作為,也許正好能說明「外籍幫傭餐」出現的原因,因為許多貴婦客人都會帶著外傭陪著孩子外出喝下午茶,有市場自然就會看到「需求」,於是店家貼心的設計出「外籍幫傭餐」,對比其他餐點的價錢,「外籍幫傭餐」只要199元,真讓人好奇餐點裡都準備些什麼?

  • 你該怎麼教育孩子?

從這份菜單可以看出一種「階級之分」,有網友Kuso寫道:「真的有點超過,難道雇主想幫外籍保母點奶油雞腿燉飯不行嗎?」「這間好像是號稱頂級的親子餐廳,孩子那麼小就給這樣的教育,一不小心,改天那就是台灣人吃的餐點。」

如果社會上、生活中,隨處都會看到這樣的觀念態度,我不由得要擔心,台灣孩子的教育是否會「歪」了?

至於台灣由外傭帶孩子的現象,更是越來越嚴重,你用google搜尋「藝人、外傭、帶孩子」,或是「外勞帶孩子」關鍵字,出來的新聞和討論串,簡直看不完。如果下回週一到週五早上七點半到八點,你有經過小學的校門口,你會發現太多的孩子都是外傭幫忙背著書包,領著孩子去上學,但小孩對著外傭一臉不耐、呼來喝去的場景,更是不陌生,如果這樣的現象一直擴大,現在就連親子餐廳都「嗅」出這股氣氛,進而推出「外籍幫傭餐」著實讓人擔憂。

如果我們的孩子都是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首先看到的「後果」就是小孩在成長過程中「自我感覺良好」、「自以為高高在上」,伴隨著「無禮」、「沒有責任感」接踵而來,最後可以預言的是,這樣的教育環境將導致孩子「無能」。

未來此風若長,如果出現「黑人」專用的廁所,是否也不足為奇了?

延伸閱讀:

為何台灣人總是贏在起跑點卻摔在終點線?就是「教育」出問題了

一位新加坡公民的告白:李光耀讓我們膽小到就算快死了還怕被罰

媽媽的快樂要自己找!照著做,會讓妳的親子關係更美好

(圖片來源:親子餐廳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