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obile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Tag: 革命

報橘

「曾經,牆內有批社運人士」——在下一波疫情來臨前,中國吹哨者能再次站起來嗎?

武漢肺炎在重創 2020 全球各大產業生計,也帶走了超過 130 條性命,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外交家》於 11 月 13[...]
By 盧亞蘭
2020-11-16
報橘

戳破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假象!「泛黃帝子孫論」其實只是一種排擠他人的工具

【《BO》編輯檯好書推薦:《你不可能是漢族:百年民族魔咒大破解》】[...]
By 八旗文化gūsa
2020-06-16
報橘

【劉仕傑觀點】我們在火光中看見一個世代的殞落,在槍聲中聽見香港的嘆息——香港該如何向國際社會疾呼?

[...]
By 劉仕傑觀點
2019-11-13
報橘

【民進黨可能不會懂】低估人民力量,法國前總統出差回國竟看到國家已被癱瘓

【為什麼我們選這本書:《歷史的盲目:我們世界的另一個故事》】 台灣在 2014 年經歷了太陽花革命,當時許多人都非常驚訝原本只是由學生發起的運動,竟然會演變成全國矚目的社會革命。 其實早在[...]
By 允晨文化
2018-06-13
報橘

【影片】一場關於 TED 的 TED Talk:當這些演講只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安慰劑」

https://www.facebook.com/tzmtaiwan/videos/804080992953076/[...]
By 林 芮緹
2017-04-21
報橘

東方文化只有「拼經濟」才是成功,造就教育只要你當社會齒輪、不在乎你是誰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By CO 肥皂箱
2017-03-13
報橘

6名政治犯密謀劫獄、奪取軍艦發動全島革命,被遺忘47年的台獨武裝革命「泰源事件」躍上舞台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By 上報 UP Media
2017-02-17
報橘

【歷史課本沒說的事】武昌起義的策動根本和革命無關,就連孫文也是「看報紙才知道」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By CO 肥皂箱
2016-10-07
報橘

那一年我在緬甸的抗爭日子──革命的成功不是翁山蘇姬,而是藏身街頭巷尾的異議人士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緬甸乍聽很遙遠,但在革命和抗爭的路上,其實面對的都是同樣的醜惡。本書的主角不是偉大的政治家,也不是了不起的望族,而是如同在台灣社運中所有願意發聲的人們一樣普通的緬甸人民。[...]
By BO 享讀沙龍
2016-08-12
報橘

你所不知道的女性革命者:衝鋒陷陣為平權,換來的卻是孫文說女性無知、不能爭權

文 / g6m3kimo5566 少屁. 國民黨的天下是女人打出來的 孫文背棄革命女性不是歷史的必然,他就是背信忘義![...]
By CO 肥皂箱
2016-02-26
報橘

英國演員羅素·布蘭德:我從不投票,因為這時代要以革命解決事情

誰說明星就不懂、也不能談論政治? 我們都聽過「革命不會被媒體報導」這句話,但去年的 Newsnight 節目(請看影片)上,我們也許聽見了年輕世代革命的第一聲槍響。 英國政治雜誌 New[...]
By tzmtaiwan
2014-05-21

最新文章

  • 為什麼性別平等的概念也要納入城市設計之中?瑞典城市于默奧官員:這樣才有歸屬感與安全感

  • 澳洲公民怎麼聰明省電費?社區善用太陽能板,實驗「共享電池」方案來減少能源支出

  • 新加坡從了無生機到「花園中的城市」,目標是 2030 年市民從家步行 10 分鐘就到公園

  • 台灣如何面對夏季越來越熱?巴黎重新設計空間,成為抗高溫的彈性城市

  • 【我設計的公園和農場我光榮】瑞典馬爾默邀公民共同規劃城市轉型,打造瑞典最佳環境城市

logo
  • 隱私條款
  • 聯絡我們
  • 科技報橘
  • 生活報橘
  • HoozBook
Copyright © 2022 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0 %

logo

✕ Close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 關於 CO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 聯絡我們

logo

✕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觀點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聯絡我們

Latest Posts

為什麼性別平等的概念也要納入城市設計之中?瑞典城市于默奧官員:這樣才有歸屬感與安全感

澳洲公民怎麼聰明省電費?社區善用太陽能板,實驗「共享電池」方案來減少能源支出

新加坡從了無生機到「花園中的城市」,目標是 2030 年市民從家步行 10 分鐘就到公園

台灣如何面對夏季越來越熱?巴黎重新設計空間,成為抗高溫的彈性城市

【我設計的公園和農場我光榮】瑞典馬爾默邀公民共同規劃城市轉型,打造瑞典最佳環境城市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 Cookies 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 了解隱私權政策
同意並關閉視窗
Manage consent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hile you navigate through the website. Out of these,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the working of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website. We also use third-party cookies that help u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website. These cookies will be stored in your browser only with your consent. You also have the option to opt-out of these cookies. But opting out of some of these cookies may affect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Necessary
Always Enabled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Non-necessary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

SAVE &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