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1970年的2月8日,一個幾乎被台灣人遺忘的武裝革命,在台東的泰源監獄爆發,6名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犯密謀劫獄、奪取軍艦,發動全島性的台獨革命。如今悲壯的「泰源革命」被搬上舞台劇,透過藝術創作,讓更多台灣人了解自己島嶼內發生的歷史。(責任編輯:蔡沛宇)

泰源革命烈士謝東榮執行死刑前照片。來源:由Alec030 – 自己的作品,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維基百科。
提到228大屠殺,不少人應該會想到1947年,天馬茶房前被查緝販賣私菸的寡婦林江邁,進而引發軍警與平名衝突,國民黨派軍鎮壓,各地台灣士紳、知識份子遭到屠殺、迫害,之後台灣進入白色恐怖。
228之後,隔了23年,也就是1970年的2月8日,一個幾乎被台灣人遺忘的武裝革命,在台東的一個泰源監獄爆發,6位政治犯祕密籌劃劫獄、占領基地取得武器後,其中的江炳興對著衛兵大喊:「台灣獨立了,快把槍交出來!」
228事件發生後,台灣陷入白色恐怖,即使過了幾十年,大街小巷依然瀰漫著難以言喻的緊張,但台東的泰源監獄有一群打著「台灣獨立」口號的6名政治犯鄭金河、陳良、詹天增、鄭正成、謝東榮、江炳興,多數都很年輕,大約30歲上下,發起台灣民族獨立運動的濫觴。

鄭金河遭槍決前照片,由Alec030 – 自己的作品,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維基百科。
這6人在被嚴刑拷打時,守口如瓶,其實背後還有很多監獄士兵、原住民和知識分子參與其中,原定計畫要奪取輕裝師武器、搶占廣播電台、還有台東海域軍艦,並散發抗議文宣,再進一步發起全島革命。但因為許多因素失誤,殺死一名上士班長後,奪槍逃亡。
這場革命對台灣人來說,十分陌生,抗議也很快就以失敗收場,其中5人被蔣介石下令槍決,當中的鄭正成由同夥供稱是被他綁架,判刑15年6個月,成為唯一倖免的人。國民黨官方將此事定義為監獄暴動,而台灣獨立運動人士,則將此視為228後真正的武裝起義。

當年總統府秘書長張羣和總統府參軍長黎玉璽海軍一級上將呈給總統蔣中正的公文,主要是呈報總統蔣中正關於泰源監獄犯劫械逃獄處理過程。文末,蔣中正親批紅字:「如此重大叛亂案,豈可以集中綠島管理了事,應將此六犯皆判刑槍決,而賴張李等三犯,以警衛部隊士兵,而竟預聞逆謀不報,其罪難宥,應照法重處,勿誤。中正 中華民國59年4月27日」。圖片來源:由陳叡德 – 自己的作品,公有領域,維基。

泰源事件發起者江炳興、鄭金河、陳良、詹天增、謝東榮事敗遭槍決後,國防部呈給總統府第二局公文,陳報五人執行槍決時間。圖片來源:由陳叡德 – 自己的作品,公有領域,維基。
「泰源革命」在事發後47年,直到最近才開始被注意,今年將會首度搬上舞台劇,名為「SIRO HEROes」,將於25、26日在台北植物園南海劇場演出,SIRO是日語白色、無色之意,被關在台東泰源監獄的政治犯大致分為兩類:
Aka(あか)和Siro(しろ),日語中的紅色與白色,認同中國的叫作Aka,具有台灣獨立思想的則被稱為Siro。由導演張閔淳帶領台灣大學戲劇系和國立藝術大學戲劇系的畢業生,共同合作編劇,盼用尖銳的反抗題材來替演劇界提供新的方向。
受到委託創作的導演張閔淳坦言,在接下這任務之前,完全不知道這一段歷史,因此找了很多史料、研究來看,被這群台灣早期的抗暴英雄感動,希望能透過舞台劇的形式讓他們被看見。
張閔淳說,劇情藍本會聚焦在6位年輕的政治犯,他們是什麼樣背景的人?在監獄裡是怎麼生活的?他們對台灣民主自由的想像是什麼?而到底,是甚麼樣的動機和理由讓他們願意發動這場革命?
他們想要尋求台灣獨立,他們同時也想要尋求一個希望,所以我覺得應該是用一個時代或者是一個事件比較公平方法去看它,不要只是被定義成抗暴,讓台灣年輕人也能有所共鳴。
時代力量立委、閃靈樂團主唱林昶佐,曾經以一曲《亡命關》替「泰源革命」留下紀錄,林昶佐說,我們常看到國外用重大歷史事件來進行創作,但台灣常常被說是挑撥對立,可是戲劇反而是了解歷史最好的機會,肯定「泰源革命」搬上舞台劇的作法,也能讓更多台灣人了解自己島嶼內發生的歷史。
想觀看舞台劇演出的民眾可以至兩廳院售票系統購買,或是當日至南海劇場櫃檯領票。
延伸閱讀:
【國民黨屠殺史】你沒聽說過的台灣歷史──46 年前的今天,5 名台獨烈士在泰源監獄遭中華民國處決
除了 228 之外,台灣被歷史洪流淹沒的悲劇──黨國時期人權事件年表:1946-1955
「閃靈」演唱會為何要撒冥紙?因為每首歌唱的都是台灣人抵抗霸權的血淚史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你遺忘47年的台獨武裝革命 「泰源事件」躍上舞台劇〉。首圖來源:擷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