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橘》x 無國界記者組織,特別企劃】
中國扭轉國際對中觀點,最有效率的作法是什麼?
「在操弄世界的媒體戰中,中國特地大動作投資中國官媒 CCTV(中央電視台)。2003 年起,中國官媒推出 24 小時的『假』新聞台,想直接與 BBC 和 CNN 等電視台競爭,在純正的新聞中進行政治宣傳。」這是現任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 Peter Navarro,曾在自己著作《美、中開戰的起點》中提出的觀察。
近年來中國官媒更進化到:直接前進外國製作電視節目,投射出不輸 CNN 的「專業」形象,還派出與中共撇不清關係的通訊業者華為,幫助中共在異國擴張媒體勢力。(責任編輯:黃梅茹)
《BuzzOrange 報橘》x 無國界記者組織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為維護新聞自由、關注亞洲民主社會發展,《BO》與無國界記者組織合作,發展新聞專題,分享各項捍衛全球媒體自由的專題報告內容,請您和我們一起為捍衛新聞自由而盡一份心力。

中國環球電視網製作的非洲節目「對話非洲」(Talk Africa),本該針對社會與經濟問題進行討論,卻探討起中國兩會。首圖來源:中國環球電視網非洲節目影片截圖。
《報橘》徵才中!和我們一起讓台灣變更好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文/無國界記者組織
在 10 年的時間內,中國透過大量投資,使自己擁有觸及國外視聽大眾的媒體。這場豪賭是成功的,國營的中國環球電視網目前在世界 140 國播送節目,而中國的國際電台則以 65 種語言放送。
現代化的呈現、專業的語調、出色的表達:中國環球電視網的非洲頻道投射出的熟練形象,不輸美國的 CNN 國際電台。中國環球電視網製作了三個旗艦節目:非洲直播室(Africa Live),報導非洲的當前形勢;對話非洲(Talk Africa),針對社會與經濟問題進行討論;非洲人物(Faces of Africa),介紹非洲豐富的生活面向,以及非洲各國的名人及市民社會的素人。
非洲電視台?倒不如說是中共在非洲的媒體傀儡
什麼是中國環球電視非洲台的特色?這是個百分之百由國家掌控的媒體。
《BO》編按:中國環球電視非洲台(CGTN Africa)是中國中央電視台組建的一個海外分台,該海外分台為中國中央電視台啟用而開播第一個海外分台。
中國環球電視網非洲台原名為中央電視台非洲台,於 2012 年開播,目的為「促進中國對非洲的認識,並且增進中國與非洲人民的文化交流」。電視台有 100 多位工作人員,主要在非洲當地聘僱。
電視台的總部在肯亞首都奈洛比市中心,並且在奈及利亞的拉哥斯、埃及的開羅以及南非的約翰尼斯堡設有辦公室。非洲台每日製作超過一小時聚焦非洲的節目,在電視網的英語頻道撥出,並透過衛星電視與有線電視傳送到整個非洲大陸。
為了開發收視群,環球電視網受益於華為在非洲的擴張(華為在非洲架設的 70% 的 4G 設備),同時也與四達時代(StarTimes)合作,這家中國的數位與衛星電視營運商要在一萬個非洲城鎮架設接收器,讓非洲人民能看到這些節目。此外,中國與肯亞於 2017 年 7 月簽訂一項合作協議,要提供肯亞國營的廣播電視台 KBC 高科技設備。
比起報導在地新聞,非洲台唯一目標:宣傳中國好形象
儘管這些節目聲稱要將真正的非洲面貌呈現給世界,但環球電視網尤其注重的還是中國的形象。
「意見」這個網站專欄就是個重要的宣導點。國際政治專家學者莫尼耶博士(Dr. David Monyae)公開表示:「與中國進行大量且公平的商貿,對非洲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而他的另一個身分是約翰尼斯堡孔子學院的共同負責人。 另一篇文章引述庫澤瓦(Edward Kusewa),一名植根於奈洛比的經濟學家,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看到「一個新的世界貿易方式」。環球電視網沒有提到,這名學者同時在一南非投資與貿易銀行擔任顧問,自然想要向中國的投資者示好。
就國際現狀的報導而言,環球電視網非洲台在乍看之下並沒有偏頗,也經常引用西方媒體例如法新社或美國之音的報導。不過在遇到與中國有關的主題時,電視台仍然一貫進行正面報導,完全排除了批判評論與客觀的角度。
例如在報導新的工業計畫、礦業或工程時,環球電視網非洲台完全不會從當地居民的角度來看事情,也不會談工程所造成的污染,以及貪污或是違反人權等等可能衍生的一切問題。
法國記者提出在地觀察:非洲已成中國世界媒體戰的實驗室

法國電視台 TF1 與 Arte 駐北京記者,以及中國與非洲(ChinAfrica)網站創辦人勒貝茲克( Sebastien Le Belzic)。圖片來源:截自 Sebastien Le Belzic 臉書粉專。
在法國電視台 TF1 與 Arte 駐北京記者,暨中國與非洲(ChinAfrica)網站的創辦人勒貝茲克 (Sebastien Le Belzic)的眼中,中國媒體在非洲之所以能大幅增長,是因為能夠用當地的語言向非洲人民播放,同時也減少西方世界的影響。
(《BO》編按:此為無國界記者與勒貝茲克的訪談,以下簡稱提問方無國界記者為「問」,回答方勒貝茲克為「答」。)
問:如何描述中國媒體在非洲的影響?
答:「我比較希望談中國媒體的『在場』(presence)而不是所謂的『影響』。因為在非洲許多地方, 仍是未開發的媒體處女地。環球電視網在非洲擁有一個製作中心與數百名員工,這是任何法國媒體所沒有的規模。西方的影響減弱,讓中國得以更容易與非洲結盟。目前非洲已成為中國的世界媒體戰略中的實驗室。」
問:為什麼中國媒體能引起非洲人的興趣?
答:「中國在非洲擁有三個有影響力的媒體:環球電視網的非洲分台,私人的四達時代電視頻道以及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有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用當地語言播放,而不是只有英語及法語。訂閱費率的不同是另一個因素,四達時代多頻道的訂閱費是每個月 3 到 5 歐元,法國的 Canal+ 則至少要 12 歐元。」
問:觀眾會不會因為節目的「宣傳」性質而有所反感?
答:「大部分的非洲人都能理解,中國播放的新聞節目必定帶有主觀性,因此在新聞報導方面並不會盡信內容。再者他們收看收聽各種類型的節目,不是只有新聞。最能吸引非洲人的是展現中國『軟實力』的娛樂性節目。例如,四達時代買下德國職業足球賽事的轉播權,就獲得非常大的成功。」
問:在非洲建立起存在感的中國媒體,會不會被當作一種危險?
答:「不會,中國媒體目前受到的觀感多半是正面的,因為他們並沒有對非洲媒體造成損害。中國的王牌在於他提供和西方不同的一種運作模式和文化參考。而在一般人的眼中,中國媒體並不會那麼高傲,因為他們專注在非洲夥伴的正面形象,而不批評。」
延伸閱讀
【蔡衍明的「黨」的路線】遭國際組織特別點名,旺旺中時報導異常親中
【中天新聞不只台灣有】燒大錢買下版位,中國的木馬屠城計全球名報都中招
輕則騷擾、重則綁架囚禁,中共如黑幫正在全球興起「新聞」文字獄
不流血的世界大戰但更危險,中國的全球「媒體戰」
【用防彈背心為記者守命】揭旺旺中時與中共關係親密,「無國界記者」是什麼樣的組織?
【台灣是中國假消息箭靶】無國界記者高調曝光:台「旺旺中時媒體」與中共關係多親密
無國界記者調查:台灣新聞自由度 51 名居亞州之冠,但某些媒體言論逐漸傾向共產黨
(本文摘錄自《中國追求的世界傳媒新秩序》,由《報橘》與無國界記者組織合作刊登,並由《報橘》編寫導讀與修訂文章標題、內文小標;原文章節標題為〈中國媒體在世界舞台重磅登場、非洲 —— 中國媒體擴張的實驗室 〉。首圖來源:中國環球電視網非洲節目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