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 編輯推薦語】

隨著科技變遷,現代人的消費習慣也逐漸改變。智慧型手機、電商、網路社群的崛起都大幅影響了消費結構。

《結構洞》作者 盧希鵬 在書中提出「隨經濟」一詞來闡述當前的經濟現象,閱讀以下摘文,培養更精準的眼光看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

文 / 盧希鵬

我創造了一個新名詞:Ubiquinomics,姑且稱之為「隨經濟」吧。

這個研究隨處科技之下的經濟現象假說,其中包含了六個特性、四項原理,以及我對於隨經濟下新商業文明的五大信仰。

人是動物,電子商務跟著人的行動而移動,再加上智慧城市與智慧家庭中隨處可見的感知器,就有機會構成包括隨時、隨地、隨緣、隨處、隨支付、隨通路六大特性的新經濟型態。

1. 隨時( Any time ):最寶貴的資源是消費者的時間

隨經濟的第一個特性,就是在搶消費者的時間。

購物是要花時間的,而消費者一天只有 24 個小時;時間,是有機會成本的,原本當我們在上班、上廁所、唱 KTV、下午茶、看電視……的時候都無法逛街,但是電商打破了這個限制,創造了一種隨時都可以逛街的經濟環境

重點不只是強調內容的品質與相關性,更在於誰能搶到使用者的時間。我自己手機上的 App 可能接近 100 個,但是除了其中的八、九個,其他大多數的 App 我都沒有用過第二次。

沒有去使用,就是因為我沒有時間,在隨經濟裡最寶貴的資源,就是時間。

2. 隨地( Any where ):你在哪裡,那裡就是通路

隨經濟的第二個特性,就是你在哪裡,那裡就是網路的中心;商務中心將由地址、網址,轉變為個人所在地。

過去,實體商店的地址無法移動,所以需要號召客戶來店消費,但是電商就像是把店開在手機上,重點不是你在「哪裡」,而是「你」在哪裡,那裡就是通路。

在電商打破了通路地域限制的情況下,個人化的體驗與數據,益發重要。

3. 隨緣( Anyone ):個人化是共同參與出來的

隨經濟的第三個特性,客製化(customization)是製造出來的,而個人化(personalization)是共同參與出來的。

昔日諾基亞手機強調它有 6000 種客製化款式,但是 iPhone 手機剛上市時,只有一種款式、一種顏色,強調使用者內容參與,到最後,我們可以大方出借客製化手機給別人使用,但是個人化手機卻是拚了命也要保護的隱私權。

超連結的網路結構,進一步擴大了這種「共同參與的個人化模式」,所以現在世界上最大的一本辭典是維基百科,世界上最大的一本書或是臉書。

這類僅靠著一個介面就可瀏覽上億筆個人化資訊的工具,所連結的不只是資訊,更是人與人共同參與的結果,以及參與過程中的意外發現(serendipity),就是一種大數據精準下的隨緣。

例如在臉書上,你的好朋友(強連結)和朋友的朋友(弱連結)之間的串聯。因此,過去電商的重點在於經營產品,但現在社群電商的重點在於經營個人,因為客戶不再是看不見樣貌的一盤散沙,而是連結成網的群聚。

4. 隨物( Any device ):萬物聯網,電商也是智慧生活

隨經濟的第四個特性,就是數位匯流、萬物聯網。當雲端科技把應用程式與資料庫搬上「雲」,留在地上的「端」就是人機介面,像是 QR Code、智慧家電、智慧城市都是「端」的一種形式。

不過,這些硬體設備將不再獨立存在,而是互相連結。所以未來聯網的不只是電腦、手機、遊戲機、電視機、自動販賣機,甚至是馬桶、藥罐、冰箱、體重機、電表等,而電商,也不再只是交易行為,更是一種智慧生活。

5. 隨支付( Any currency ):全球幣將使銀行角色弱化

隨經濟的第五個特性,就是全球幣成為可能。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 iPhone 推出了蘋果幣,不僅可在線上購買音樂與應用程式,未來也可以線下支付,今後去美國就不需要兌換美元了,直接以蘋果幣支付就可以了,那麼這種橫跨線上線下及跨國界的支付標準,是否會發展成為一種全球幣?

如果各國央行都發行了數位政府幣,是否會大幅改變了現今金融業的生態與結構?過去央行印鈔票,要經由銀行通路將鈔票發給民間或收回,但現在央行發行數位政府幣後,銀行的角色是否就弱化了?人們會不會直接跟央行借貸?

6. 隨通路( Any channel ):全通路,讓購物回歸購物

隨 經 濟 的 第 六 個 特 點,就 是 不 分 線 上 線 下(multichannel)的全通路(omnichannel),讓購物回歸到就是購物。原本,通路是做生意的地方,只不過過去是以「商品」為中心,接著是以「平台」為中心、最終將以「人」為核心,人們購物也不再需要考慮通路型態,因為無論在哪裡購物,購物的感覺體驗都是一樣的

我認為,過去的 200 年,鐵路、公路、高鐵……這些實體的超連接,解構了人類活動的空間,造就全球化經濟;而未來的 200 年,網際網路、物聯網、全球幣、全通路……這些虛擬的超連結,將進一步解構人類活動的時空,造就了新一波的隨經濟。

可以想見的是,時空的解構重組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商業行為,甚至將進一步重塑現今的產業結構。

《結構洞:面對超連結複雜世界的簡單規則》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結構洞:面對超連結複雜世界的簡單規則》,由 天下雜誌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