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 編輯部推薦語】
距離年底剩不到 100 天,你的 2022 年度目標都完成了嗎?如果沒有,除了提醒自己加把勁,也別忘了檢查目標設定是否有調整的空間。
以下內容摘自暢銷書《防彈筆記法》,看完以後就知道該如何設定接下來的目標了!
文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如果我們想要規劃出自己的新目標、新計畫時可以怎麼做呢?
其實,任何新目標與新計畫都不可能是憑空想像出來的,也一樣是從自己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而產生出想要改變的想法,因為自己人生中的需求而發展出想要實現的願望,這就是說我們依然是先從「防彈筆記」接住這些問題與需求開始,才能發展出有效的年度目標。
「防彈筆記」以保護生產力為前題,而那些只是因為新的一年開始所以全新設計的目標其實是最容易消耗自己精力、注意力的目標,這些新的年度計畫不只通常很難實現,更有可能在實現過程發現好像沒有真正改變我們自己,但是已經有許多時間消耗在上面。
所以在「防彈筆記」的延伸應用中,讓我們來試試看一種「累積型」的年度目標規劃方法,他依然是從防彈筆記的接住各種雜訊、想法、問題開始,好好拆解這些我們真實遇到的事情,透過覆盤的修正累積,最後他們反而更有機會發展出健康的、有力量的年度目標。
就如同在〈1-2 防彈筆記,解決哪些關鍵問題?〉所說的:「防彈筆記要把設定年度目標的方式反過來做,不需要每年都很有儀式感的設定新目標(雖然這個儀式感有些效果),而是透過平常的累積,打造目標的基礎,而所謂的目標是在這個累積基礎上的新突破而已。」
為現在的問題,設計長期目標
防彈筆記不是說不要做年度目標規劃,只是不要變成像是購物買新東西,滿足的往往只是當下的新鮮感,新買的東西卻可能造成更大的浪費。這些「新買的」年度目標不僅實現的機會不大,甚至可能變成我們明年的挫折與壓力。想想看,我們要做的事情都做不完了,還要透過新目標來逼自己做更多,而做不到時又更挫折嗎?
但是,什麼都不改變,當然也是絕對不行的。或許我們需要的不是又一個全新的年度目標,而是:「為現在,找到目標」,可以有三個方向:
- 如何解決已經存在的問題?
- 如何把原本要做的任務做得更有價值?
- 如何為想要的東西,先創造簡單但有價值的成果?
關鍵在思考的順序,從我有的地方,去創造我沒有的東西。以及在擁有夢想的同時,也充分的考慮自己目前的現況。
讓我們來舉一個真實的例子,在2020 年新冠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為了預防可能需要的居家上班、居家隔離的狀況,我開始從這個「具體問題」發展出一則暫時的筆記,列出我打算準備的一些生活用品、儲備食物、常備藥品清單。
但是從這樣的暫時筆記出發,我們可以透過〈3-2 三個問題、三種行動轉化筆記〉的拆解,進一步延伸出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想要創造的成果?以及我可以推進的行動?於是我開始思考這樣的居家應變準備,其實背後的目的是家人都健康平安,而這時候或許也應該利用初期的階段,開始讓家人有更健康的生活,例如養成一些在家運動的習慣。
於是,這則筆記開始從暫時的筆記變成「核心任務筆記」,加入了一個更明確的任務成果:養成疫情期間在家運動習慣,並且開始規劃與記錄如何養成運動的行動。
關鍵在於這不是憑空想像的願望,不是單純的想要顧好家庭關係、想要運動、想養成閱讀習慣、想讓工作更有效率等等。而是先從「切身的問題」出發,去想像自己要怎麼解決,然後發展出來的具體長期成果。
如同〈3-5 打造內在循環的覆盤筆記〉所說:「防彈筆記讓我們不需要被先做計劃這種很有壓力的思維壓垮,有時候這反而讓我們以為沒做好完整計畫就不能去做。但是,一點點有效的計畫還是需要的,只是計畫不是來自我們的憑空想像,而是來自前面集中處理後產生的核心任務筆記,我們在筆記中用三個問題、三種行動拆解目前接收到的內容,這就是一個可以立刻開始執行的小計畫。」
在變動過程累積,發展出真正的年度目標
很多時候年度目標的方法會要我們去想像十年、五年、一年後的自己,但其實自己是會一直變動的,也應該一直變動。所以除了想像自己未來,說不定更好的方法是把現在要做的任務做得更有價值,這樣原本的任務其實就變成目標意義的計畫了。
後來疫情開始發酵,於是真的開始要居家上班,小孩也要開始遠距上課,這時候前述養成疫情期間在家運動習慣的成果就發揮了幫助,但這時候這則「核心任務筆記」可以繼續發展加上新的成果,也就是如何設計大人小孩居家生活的流程,以及如何幫助自己居家上班維持效率,如何陪伴孩子居家上課繼續學習。這時候我並沒有因此另外建立一則新筆記,而是把這些同一個問題出發產生的新成果,陸續添加到原本的筆記中,這則筆記開始變成「專案目標筆記」。
當然,疫情準備物品、在家運動習慣、居家上班上課流程、自學練習等等會有很多資料,這時候全部擠在一則筆記上是不可能的,但這則「專案目標筆記」是總指引,再用〈4-3 利用連結,建立減少摩擦力的筆記系統〉的方法把延伸出去的知識經驗筆記(重要參考資料)、子任務筆記連結過來即可。
這樣的累積型目標還有一個效果,就是可以聚焦我們的精力與注意力。
不會是一大堆的分散目標,而是統整在像是「疫情期間更好的生活計畫」的大目標下,去彼此連結、互補、調配關於飲食、運動、學習、工作、休閒休息的各種需要。
如果能夠讓多個問題、多個現有資源,最後連結成一個新目標,那麼我們就可以真正專注在這個目標上,全力投入,因為我們也只有這樣的時間跟精力。但是這樣推演出來的連結目標,雖然少,但背後卻可以牽動多個我真正需要的問題解決,也能發展我已經擁有的資源。
更好管理、容易實踐的年度目標
這樣的一則筆記持續進化的過程中,讓目標筆記是一則統整的永久筆記,有很多好處:
- 以目標為單位,筆記愈統整愈好,這樣就可以讓我們明確知道各種不斷出現的新資料要去哪裡找。
- 要解決的具體問題一個一個出現,但都統整在這則目標筆記,於是這則目標筆記可以成為這兩年來各種經驗與成果的最佳管理中心。
任何資料本身都是死的,甚至任何想法與規劃如果零散混亂也通常會失去使用的生命,用「目標結構」才能帶出這些資料與想法的生命力。而筆記則可以編排出我的目標需求與行動結構,讓資料放入我的需求與行動情境中。
從上面例子可以看到,在這則筆記下我關注的大概是幾個成果,於是我就將其整理成這則目標筆記的需求結構:
- 為了因應居家防疫,可能要準備那些東西?
- 為了因應孩子遠距上課,我要居家上班,要如何規劃安排?
- 為了幫助家人都盡快接種疫苗,需要哪些資料?
- 為了對應如果家人要隔離或確診,需要知道哪些資訊?
這些需求結構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整結構的順序(用簡單複製貼上即可),例如下一階段的順序是:
- 為了因應孩子遠距上課,我要居家上班,要如何規劃安排?
- 為了對應如果家人要隔離或確診,需要知道哪些資訊?
- 為了因應居家防疫,可能要準備那些東西?
- 為了幫助家人都盡快接種疫苗,需要哪些資料?(因為已經解決,所以排在最後,之前則排在最開頭)
這時候,只要這段期間又發現了什麼可以讓孩子停課在家時,可以學習或遊戲的資料,或是學校提供了一個線上教材影音網站、給了一個遠距上課資料,這些資訊就可以放入前面對應的「遠距上課」成果下。
在長期目標的執行過程會有許多資料是一直出現新版本要取代舊版本的,也會有許多資料現在出現是為了未來有需要時才要用的。這些資料如果只是疊加上去(這是我看到大多數朋友在收集資料、做筆記時常犯的錯,就是各種資料不斷新增,最後反而失去使用邏輯),就算把這些資料都丟在一個特定的分類結構中,還是會非常混亂,所以我有下面這樣的做法:除了聚焦目標、定義成果外,更要拆解出行動流程。然後,讓資料跟著行動流程走,在行動流程上更新。
VO 秋日讀書季來囉!
快來參加 10 月抽書活動
3 本暢銷好書抽中寄給你點擊下方圖片,即可參加 👇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防彈筆記法:簡單輸出式筆記架構,保護高產出、高效能心流》,由 創意市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