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 編輯部推薦語】
有時候很需要專心,但腦袋總是一團亂,無法好好靜下心做事。
推薦你《找回深度專注力》這本書,作者 井上一鷹 歸納了多種重拾專注力的好方法,其中一種就是善用「感官刺激」,下次需要全神貫注在某件事上時,不妨試試以下方法吧!
文 / 井上一鷹
讓聽覺最佳化的「自然背景聲」
時常有人詢問我:「想專心的時候可以聽音樂嗎?」
專注的時候到底「該不該有聲音」,每個人習慣不同。
到底是沒有聲音的時候比較專注、一邊放音樂對工作進度比較有幫助,還是要像在咖啡廳一樣,聽得到周圍的人講話的狀態會比較好呢?
這其實因人而異,不存在適用於所有人的共通方法。你只能進行各種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模式。順帶一提,也有人是需要把音樂開超大聲才能專注。
以此為前提,我比較推薦的方法就是「聽你用來思考的語言以外的語言的音樂」。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在思考日文的時候又一邊放日文歌,大腦裡的語言區就會忍不住去意識到它,讓你失去專注力。
此外,還有一種叫做「白噪音」的聲音,它均勻地涵蓋了人類能聽到的所有頻率的聲音。
研究表明,只要涵蓋到所有頻率,就會讓大腦難以去識別周圍的聲音,進而提升專注力。
你可以搜尋白噪音的相關 APP,播放看看效果如何。
河流的潺潺流水聲和鳥鳴聲等「自然背景聲」,也有助於提高專注力。只要播放這些自然背景聲的「高解析度音樂」(Hi-Res Audio),就會很有效果。
高解析度音樂有「遮蔽效應」(Masking Effect),可以將家庭生活的嘈雜聲響從工作模式中屏蔽掉。所謂的「遮蔽效應」,指的是當兩種聲音重疊時,其中一方會被淹沒並變得聽不見的現象。
你可以依據自己處於「工作.自我.人際」中的哪個模式,來分別使用不同工具。以確保你在自己的時間,和在工作時間時是處於不同類型的聲音環境。
準備「提升專注力的香氣」,讓嗅覺最佳化
據說自古以來,「香氣」就被應用來提升專注力。到了現代,我們也可以輕鬆買到許多派得上用場的香氛和薰香。
而在香氣的應用上,根據用途正確使用很重要。
一般來說,「薄荷」或「迷迭香」的香氣有助於專注;想放鬆的時候,則推薦「薰衣草」的香氣。
這也可以根據「工作.自我.人際」的時間做改變,讓它更有效果。
也有研究表明,如果在休憩時間單獨專注於香氣上,能達到接近「正念」的靜心效果。
也有愈來愈多零售商店會打造符合品牌概念的原創香氛,讓進入商店的顧客感受到轉換氣氛的效果。
我們 Think Lab 也正在調整前面提到的香氣配方,嘗試開發出最有助於提升專注程度的香氛。
順帶一提,是否施放香氛,會讓專注力的持續時間產生「 5% 左右」的變化。
我自己也分別會在工作時間和就寢時間使用截然不同的香氣。
在工作之前,我會使用加入 Think Lab 原創香氛的擦手巾,同時刺激觸覺與嗅覺,打造進入工作的入口。
想脫離工作狀態的時候,我則會點起在睡前也會使用的檸檬草香氛。
據說我們在工作時使用的五感,其中視覺占了 87% ,聽覺則占了 7%。
也就是說,我們有 94% 的五感都在不斷接收刺激。
因此,我才會用香氛和擦手巾「故意刺激」平常刺激不太到的嗅覺和觸覺,讓頭腦可以從工作模式中切換。 各位讀者也不妨試試。
好主管秘笈來了!
9 個 how-to 和 3 個 don’t do
讓你的領導之路不再心累
《找回深度專注力:43個科學化技巧,使你1小時的價值,高過他人1萬倍》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找回深度專注力:43個科學化技巧,使你1小時的價值,高過他人1萬倍》,由 遠流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