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每週只有看一本書的時間,讓〈全新一本〉幫你找到必看的那一本!

堅持信念很重要,但懂得適時去懷疑自己所相信的事,進而做出改變,更能帶來成長!

以下內容出自博客來 Top1 暢銷書《逆思維》,由華頓商學院教授 亞當格蘭特 從黑莓機和蘋果公司的案例出發,告訴你為什麼人們必須不斷懷疑、不斷思考。

文 / 亞當格蘭特

在我研究重新思考的過程時,我發現它經常以一個循環展開。它始於智識謙遜,也就是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我們應該都要能夠列出一長串自己無知的領域。我的包括藝術、金融市場、時尚、化學、食物、為何在歌曲裡的英國腔都變成美國口音,以及為何不可能呵自己的癢。辨識出自己的短處開啟了通往懷疑的大門。當我們質疑自己現有的了解,我們便對於自己錯失的資訊感到好奇。那種搜尋會為你帶來新發現,並且由於進一步證實我們還有多少要學習的,於是保持我們的謙遜態度。如果知識是力量,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則是智慧。

科學思考偏好謙遜勝過驕傲,懷疑勝過確定,好奇勝過封閉。當我們從科學家模式出走,重新思考循環便破壞了,讓過度自信循環有機可乘。假如我們說教,我們就看不見自己的知識缺口:我們相信自己已經找到真相了。驕傲孕育出信念而非懷疑,於是我們成了檢察官:我們可能會立刻聚焦在改變他人的看法,但是自己的想法卻文風不動。這將我們拋入了確認偏誤及期許偏誤之中。我們變成政治人物,不管是什麼,只要無法贏得選民,例如我們的父母、老闆或是我們依然在設法留下好印象的高中同學等人的支持,我們便會忽略或不予理會。我們忙於上演一場秀,真相被貶謫到後台座位,結果的認可會使得我們無知。我們成了肥貓症候群的受害者,志得意滿而不去對自己的信念進行壓力測試。

在黑莓機的案例中,麥克.拉薩里迪斯陷入了過度自信的循環。他對自己的成功發明感到自滿,因此帶來了過多的信念。這一點從他喜愛鍵盤勝過觸控螢幕可以看得最清楚。他熱愛宣揚的是黑莓機的優點,而且他隨即控訴蘋果的瑕疵。當麥克的公司股票下跌,他陷入了確認偏誤及期許偏誤,並且成了粉絲認可的受害者。「這是一項具代表性的產品,」他在二一一年如此形容黑莓機。「企業使用它,領袖使用它,名人使用它。」到了二一二年,iPhone拿下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不過麥克依然抗拒在玻璃螢幕上打字的想法。「我搞不懂這個,」他在某次的董事會上說,並且指著一台有觸控螢幕的手機。「鍵盤是他們購買黑莓機的原因之一。」就像是只在自己的地盤參選的政治人物,他把焦點放在數百萬名現存使用者的鍵盤體驗,忽略數十億潛在使用者對觸控螢幕的喜好。正式來說,我依然想念鍵盤,而且我很開心它獲得許可要嘗試回歸了。

當麥克終於開始重新想像螢幕及軟體,他的一些工程師不想放棄他們過去的努力成果。重新思考的失敗廣為擴散。一一年,公司內部的某位匿名高階員工寫了一封公開信給麥克和他的共同執行長。「我們笑著說,他們企圖把一部電腦裝進一支手機裡,這不可能行得通,」信裡寫道。「現在我們已經晚了三、四年了。」

想透過看書提升自我?

9 月抽書活動現正舉辦中!抽 吳淡如、劉軒、詹斯敦、矽谷阿雅 等暢銷作家新書,現在就點 連結 參加抽書

我們的信念會把我們鎖在自己打造的牢籠裡。解決方法不是減緩思考的速度,而是要加速重新思考。瀕臨破產的蘋果就是靠這一招起死回生,變成全世界最有價值的公司。

蘋果復甦的傳奇圍繞著天才賈伯斯打轉。據說是他的信念及清晰願景讓iPhone有機會誕生。事實是,他堅決反對手機的範疇。他的員工擁有這份願景,也是靠他們的努力來改變他的心意,讓蘋果真正復活。雖然賈伯斯知道如何「不同思考」,然而大部分重新思考的部分是由他的團隊執行。

○○四年,一小群工程師、設計師及行銷人員竭力想說服賈伯斯把他的產品,iPod 變成手機。「我們幹嘛想要這麼做呢?」賈伯斯生氣地說。「這是我聽過最蠢的點子了。」該團隊看出來手機正在開始添加播放音樂的特色,但是賈伯斯擔心會吞噬掉蘋果欣欣向榮的 iPod 生意。他討厭手機公司,不想在電信業者強加的限制內設計產品。當他的通話斷線或軟體故障時,他有時會在挫折之餘將手機砸爛。在私人會議及公開場合,他一再發誓自己永遠不會製造手機。

然而有些蘋果的工程師已經在該領域進行研究。他們通力合作說服賈伯斯,說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並且督促他去懷疑自己的信念。他們主張打造一支每個人都愛用的手機,並且讓電信業者依照蘋果的方式去做,並非不可能的事。

研究顯示,當人們拒絕改變,這會有助於強化保持原狀的事物。當改變的願景包含了延續的願景,情況就會變得更令人信服了。雖然我們的策略可能會進化,我們的特性將會持續下去。

和賈伯斯密切合作的工程師明白,這是說服他的最佳方式之一。他們向他保證,他們不會試圖將蘋果變成一家手機公司。它依然會是一家電腦公司,他們只是要把現有的產品增加手機的功能而已。蘋果已經把兩萬首歌曲放在你的口袋裡,所以他們何不把其他的一切也一併放進你的口袋呢?他們需要重新思考他們的技術,但是會保存他們的 DNA

經過了六個月的討論,賈伯斯終於培養出足夠的好奇心,同意往這方面努力。因此兩支團隊在一場實驗展開競爭,要測試他們是否應該在 iPod 添加通話功能,或是將 Mac 變成迷你的平板電腦,並且兼具手機的功能。iPhone 推出短短四年之後,替蘋果賺進了一半的收益。

iPhone 代表了重新思考智慧型手機的一大躍進。打從一開始,智慧型手機的創新一直不斷遞增,有不同的大小及形狀,更好的相機及更長的電池壽命,但是在用途及使用者經驗方面卻少有重大改變。現在回頭看,假如麥克.拉薩里迪斯能抱持更開放的心態,重新思考他心愛的產品,黑莓和蘋果到目前為止,是否會多次迫使彼此重新想像智慧型手機呢?

知識的詛咒是它會在我們面對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時,關閉我們的心智。好的判斷要仰賴擁有開啟思維的能力及意願。我相信在生命中,重新思考是一種日益重要的習慣。當然了,我可能是錯的。假如這樣的話,我會很快地再次思考。

【VO 讀者專屬好康】
別錯過 9 月好書抽獎!

博客來 Top50 商管暢銷書
抽中直接寄給你

點擊下方圖片,馬上參加 👇

《逆思維: 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 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逆思維: 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 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由 平安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