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每週只有看一本書的時間,讓〈全新一本〉幫你找到必看的那一本!
真正出色的時間管理者,除了能精準安排每日計畫,同時也會預留「投資未來」的時間。
我們從《改變你人生的想法整理術》摘出以下段落,一起和曾在三星、LG、現代汽車等企業擔任講師的 福柱煥 學習什麼是「工作管理的黃金比例」!
文 / 韓國首席想法整理諮詢師 福柱煥
時間管理的核心就是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如果優先順序發生改變,人生也會有所變化。
成功的人只專注在重要的事情
我曾為從事流行產業的 H 代表的公司全體員工授課,之後 H 代表就開始來找我諮詢想法整理。他身邊有一位執行室長,其工作內容相當獨特,除了負責基本行程管理與駕駛工作外,還要在用餐時間提醒他服用維他命。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種事情需要有專人負責嗎?不過準備打入全球市場的 H 代表認為,花時間在這些相對不重要的事情上是浪費時間,所以將這些事情委託給祕書,自己就集中在 CEO 必須做的重要工作上。
事實上公司高層不需要事事親力親為、逐一去做決定,而是要好好過濾資訊,才能做出重要決策。
但只有高階主管需要這樣嗎?其實人類不可能擁有全部的能力,因為時間與資源都有限,所以每個人都應該集中在重要的事情或是自己在行的事情上,能夠委託他人處理的事情就委託他人,能夠將工作委託給他人也是一種能力。
成功者決定優先順序的方法
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在其著作《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中提到,活用時間管理矩陣就能明確整理優先順序。以「重要性」與「緊急性」兩個層面建構的 2×2 矩陣,可分為四個區域:
—緊急且重要的事情
—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
—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不緊急又不重要的事情
● 史蒂芬.柯維的時間管理矩陣
其中最優先該執行的事情當然就是「緊急且重要的事情」,若是上班族就是執行最高負責人或上司的指示、解決客戶問題、危機處理等工作。你的 to do list 若有這類緊急且重要的事情的話,必須盡快準確地完成才行。
接下來就是「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何種事情更緊急因人而異,但大致上就是今天必須完成的工作,才可以稱為緊急程度高,報告製作、會議、電話或應對客人等都屬於這一範疇。然而其中也有重要度低的工作,舉例來說如果是簡單的電話應對與報告製作,若有下屬的話可以委託下屬,你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會更有效率。以我的情況為例,課程諮詢電話、回覆 e-mail、決定課程日期、講師履歷等必要文件傳送,這類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可以委由其他員工完成。
柯維在時間管理矩陣中強調,「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這一領域其實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投資未來」的時間。目前不急,但為未來著想而提升自己工作能力、自我成長、帶領與培育下屬、追求更有效率的作業系統等,都屬於這一領域,而這些事情都是要持續去做的。
以我為例,寫書是至少需要一年以上耐心與努力的工作,但透過這項工作可以補強自己的不足之處,並持續開發新的內容,其結果就是能有更好的課程、更多的課程委託,當課程變多,自然會提升授課能力,課程委託就會越來越多,形成一個善的循環。再者,製作與上傳 YouTube 影片也屬於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因為雖然沒有及時的收益與成果,但從長遠來看,內容可達到宣傳效果,有機會吸引更多新的讀者、學習者。
「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最具代表性的活動就是自我成長,運動、閱讀、學語言、取得執照等都不是立即會有所獲益,但就長期計畫來說,是一項需有規律且需要長時間不斷重複的事情。
最後就是「不緊急又不重要的事情」,這些必須馬上停止,如同前述 not to do list 提及的要好好管理時間,就要先抓到偷走時間的時間小偷,包括減少上網、瀏覽社群媒體、玩遊戲等。在工作上不要只想著做他人能看見的事、打發時間的工作、毫無意義的閒聊,業務等待時間也要減少。
在職場上工作優先順序的訂定
柯維提出的時間管理矩陣是日常生活必要的時間管理指引,那麼在職場上該以何種標準訂定工作的優先順序呢?近來三星經濟研究所對時間管理提出兩項基準,一是「工作價值」(work value),再者就是「時間限制」(time limit),由此兩層面構成的 2×2 矩陣,將職場上的工作區分為本職業務、未來準備業務、單次業務、輔助業務。
「本職業務」是個人負責的本業與重要任務;「未來準備業務」是當場不會有顯眼的成果,但為個人或組織未來所必需執行的長期課題;「單次業務」雖不是本分工作,但依據會議、協作等個人的職務與角色、組織內關係而會有所請託,且必須執行的業務;「輔助業務」就是驗證或整合等,讓自己本分工作能更好執行的一般必須處理的業務。那麼優先順序該如何訂定呢?三星經濟研究所研究小組建議以 70:15:10:5 的比例管理工作時間,這就是時間管理的黃金比例。
本職業務 70%:投入!
在職場上,70% 的時間必須用在本職業務上,這時需要的時間管理方法就是「投入」,全力投入工作提升每小時的產量與創造出成果。
未來準備業務 15%:投資!
至少要「投資」15% 的時間在未來準備業務上,必須掌握自己在未來具有哪些競爭力,並在執行業務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開發該能力。
單次業務 10%:管控!
會議或協作等單次業務,所需要的時間管理方法是「管控」。單次業務在處理時雖然不會花太多時間,但意料之外的單次業務如果不斷出現,就會打亂工作計畫,所以需要適當的管控。
輔助業務 5%:縮減!
為了本職業務順利而必需但不是創造價值的工作,若分割太多時間在這部分上,容易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所以要透過效率化與自動化「縮減」耗費在輔助業務上的時間。
你的工作也可以區分為上述四領域,請參考黃金比例來訂定優先順序。
● 三星經濟研究所的時間管理祕密
快拿起紙筆,透過 70:15:10:5 法則畫下你的工作管理矩陣吧!
更多關於時間管理、想法整理的秘訣,都在《改變你人生的想法整理術》這本書中。列舉書中幾個亮點如下:
- 介紹整理想法的各種工具,如心智圖、邏輯術、曼陀羅等等
- 盤點企業最常用的 SWOT 分析、HOW 思考陷阱,帶你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 結合勵志書與工具書特色,幫助讀者自我實現、過理想的人生
《改變你人生的想法整理術》
作者:福柱煥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2/06
想法光「想」沒有用!好好整理才能促進行動力!立即購書
作者簡介
福柱煥
韓國首席想法整理諮詢師,目前以想法整理、說話、寫作、企劃力、問題解決等主題,每年在司法研修院、教育部、三星、LG、現代、浦項鋼鐵、首爾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等單位進行 250 次以上的講座和諮詢。為三星集團教育訓練評鑑滿意度第一名的講師,也是軟體公司 ESTsoft 首位認證的 ALMind 數位心智圖講師,受邀上過韓國三大電視台的節目。近來與多個線上教育平台合作線上課程。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改變你人生的想法整理術:韓國首席想法整理諮詢師幫你將想法視覺化,釐清思緒,人生從此不迷茫》,由 遠流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