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心理書,「周慕姿心理師」是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名字。
2017 年她出版《情緒勒索》,上市後熱銷十五萬冊,解開了台灣人對於不正常關係的種種疑惑,教你逃離近乎窒息的相處模式;隔年出版的《關係黑洞》則書寫情勒者之所以成為情勒者,背後的心理和文化因素,讓破碎的關係得以被修復。
最近周慕姿心理師推出了新著作《羞辱創傷》,探討華人教養文化中,童年受到的心理創傷對未來造成的傷害,其中很大一部份,也跟「情緒勒索」相關。
🔸【VO 讀者隱藏福利】好書抽獎現正舉辦中!點此抽《羞辱創傷》>>
周慕姿的文字溫柔而清晰,她不寫只有療癒作用的雞湯書,而是用專業知識帶領讀者深入問題核心,透過練習來真正修復自己。這次《VO》編輯部辦了一個屬於周慕姿心理師的小特輯,一起回顧這些年她出版的 5 本能為你帶來力量的書。
#情勒三部曲之一 《情緒勒索》紅遍大街的「情勒」用語,這本書解了無數台灣人心裡的結
從五年前《情緒勒索》出版,心理學名詞變成大眾用語,甚至有了縮寫「情勒」,社群平台也開始出現「這樣算情勒嗎?」「這根本就是情勒!」的各種討論。
當你不順對方的意,情緒勒索者開始自憐,或責怪、貶低、在你身上貼標籤,甚至威脅你。於是,你心懷歉疚,也開始自我懷疑,自己是否很糟、不成熟……你深陷在這些情緒裡動彈不得……
《情緒勒索》是很多人(包括我)認識周慕姿心理師的第一本書,遇見這本書之前,偶爾會與家人相處時會有心理被牽制住,卻不曉得哪裡不對勁的糟糕感覺。這本書讓我察覺問題,解開心裡長久的混沌。希望它也能為你帶來一點幫助。
如果你常感覺「為了別人的需求而活」,不妨透過這本書來檢視內心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寶瓶文化出版
#情勒三部曲之二 《關係黑洞》情勒者之所以情勒,源於「不安全感」的心理黑洞
你當然不喜歡被情緒勒索的感覺,遠離情勒者也無疑是上策,但,當情勒者是你深愛的人呢?
如果《情緒勒索》是教你逃脫一段窒息的關係,這本書將告訴你如何不讓珍惜的關係走向盡頭。
情勒者常常是最親密的家人或伴侶,而他們之所以變成情勒者(相信他們也不願意),其實源於心裡的「不安全感」。
極大的不安全感,更會有如黑洞一般,將關係中的愛與信任吞噬殆盡。
即便被情勒過,還是想拉對方一把,因為是最深愛的家人

《關係黑洞》作者:周慕姿;寶瓶文化出版
#情勒三部曲之三 《羞辱創傷》小時候受傷的你,成為自己最討厭的那種大人了嗎?
周慕姿心理師的新書《羞辱創傷》,揭開了華人教養文化最大的痛楚。
許多父母不經意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你是個壞孩子。」「你做錯了,我要懲罰、羞辱你。」甚至「你不比別人好,所以我羞辱你,希望你知道羞恥,才會努力進步。」
這些童年時聽到的,無心卻掖藏惡意的言語,可能會箝制住你往後的人生,讓你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大人。
這本書帶你回到受傷源頭,撕下那些過往貼在身上的內在負面標籤

《羞辱創傷》作者:周慕姿;寶瓶文化出版
#同場加映一 《他們都說妳「應該」》擺脫「應該」,讓妳成為真正的自己
除了被別人情緒勒索,有的時候我們也會自己勒自己。
身為女兒、女友、妻子、媳婦,不同階段的女性承接著各種社會期待,女生就應該溫柔端莊、結婚就應該做菜顧家、媳婦就應該侍奉公婆……
女人們遵循著這些各式各樣的「應該」,同時用這些標準看待身邊的每個女人。甚至當有了下一代,更無意識地再把這些「應該」傳承給自己的女兒。
但依循這個規律,什麼時候女人才能逃出這個用「應該」築起的牢籠?
周慕姿心理師從同為女人的角度出發,教妳放下對自己的不合理期待

《他們都說妳「應該」》作者:周慕姿;寶瓶文化出版
#同場加映二 《過度努力》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做到」的你,把自己逼成什麼樣子了呢?
身為所謂的「新時代」女性,不想為青春留下遺憾,所以拼盡全力也要兼顧家庭和工作?
你賣命往前衝,彷彿只要停下來,就代表自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
周慕姿心理師想告訴努力的你:
過度努力是一種自我耗損與傷害。
因為過度努力的人,追逐的是他人或社會眼光中的自己,而非真實的自己。
而當你相信自己夠好,你就不用總是必須向這個世界證明什麼。
努力沒有錯,但永遠要記得是為了自己而努力

《過度努力》作者:周慕姿;寶瓶文化出版
周慕姿心理師書展就到這裡,如果你心中也有一些疑問、一些傷痛,不妨下班就到書店翻翻書,讓心理師溫柔的文字,帶你慢慢好起來,並且勇敢地做出改變。
喜歡以上內容嗎?
《VO》讀者隱藏福利來囉!
周慕姿心裡師 2022 療癒新作《羞辱創傷》送給你
點擊以下連結,立即參加抽書 👇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