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台灣燈會睽違 20 年即將在高雄舉行,將以「愛河灣」、「衛武營」作為兩大主展區,是台灣歷年來場域面積最大的燈會。隨著農曆年節即將到來,燈節的精彩作品也陸陸續續開始展出,VidaOrange 生活報橘編輯精選了兩大展區中的 7 個特色亮點,在熱鬧的春節之際,與家人一起到愛河、衛武營散散步,在絢爛溫馨的燈節氛圍裡感受不一樣的港都風情。

愛河灣展區:在光影之中,感受高雄浪漫的夜晚

愛河,是高雄最重要的一條河,乘載著高雄人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發展。2022 高雄燈會,將從光榮碼頭到駁二特區,用各式各樣的作品點亮海灣,在波光粼粼的港區夜色裡,讓人感受到屬於愛河的浪漫魅力。

【燈會亮點1】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 提供

高雄港新地標「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在去年年底全新落成,特別的建築物造型搭配絢爛美麗的光影映照在愛河上,吸引不少民眾的目光。在即將開展的高雄燈會,也會將「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的建築燈光連結輕軌、愛河沿岸及愛河七座橋樑,呈現七彩多變的連動展演,讓人體驗愛河不一樣的光影之美。

【燈會亮點2】駁二大港橋旁淺三碼頭《巨人的夢幻花園》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 提供

在濱海的大港橋旁,長出了一朵一朵比人還高的喇叭花,這是來自 2019 「繽紛雪梨燈節」的作品《巨人的夢幻花園 Trumpet Flowers 》,巨型的裝置藝術與碼頭景緻結合成了獨特的風景,無論是在白天、夕陽映照的黃昏,還是夜色朦朧的晚上欣賞,都有不同的美麗樣貌。置身於其中,人們就像無憂無慮的小矮人一般在花叢穿梭,隨著花叢間傳來悠揚的樂曲,讓人像是進入桃花源一般放鬆自在。

【燈會亮點3】駁二棧貳庫《吶喊許願池》

新的一年,你有什麼新的願望呢?「吶喊許願池」坐落在駁二棧貳庫廣場前的海港邊,創作團隊相信積極思考的神奇力量:「許願,有夢想,已經實現了一半!」特別設有一座麥克風,讓旅客可以面向大海,大聲地喊出內心願望。透過聲音的傳遞,30 個炫亮球體順著聲波傳導綻放光芒,也象徵著朝夢想逐步推進。

【燈會亮點4】駁二大義公園前碼頭《台灣夢》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 提供

形形色色的店鋪招牌,是台灣街景的特色,也是台灣人生命力的展現。長期研究招牌、光、生存空間之間相互關係的藝術家李文政,運用建築工地的鷹架圓管,呼應台灣建築物與招牌,組合搭建成五彩繽紛的「台灣夢」作品。作品裡巧妙結合高雄獨有的街道樣貌,像是「一心到十全」的路名、鹽埕著名的「銀樓一條街」及大五金產業等,以藝術視角轉化了高雄人的日常風景,讓民眾在參觀的同時,也能從中找到共鳴。

衛武營展區:結合地景,點亮城市秘境

每一座城市、每一個地景都有獨樹一幟的樣貌,衛武營燈區今年跳脫傳統燈會樹幹盤繞  LED 燈串、燈隧道林立的作法,改以「地景藝術」為出發點,運用藝術裝置及光影變化,配合衛武營公園森林、湖水、起伏的小丘等自然地形,給人煥然一新的感受。

【燈會亮點5】《湖映森光》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 提供

《湖映森光》利用多層次燈光布置,森林鏡射湖面的水上倒影,隨著五彩燈光不停的變化,帶給觀者不一樣的視覺饗宴。衛武營北湖四周高而茂密的樹冠形成一個自然廊道,身在其中隨著著光影漫步,就彷彿走入時光隧道中,在短時間內體驗了大自然四季神奇的變化。

【燈會亮點6】《Arc Zero Eclipse 弧 零:月食》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 提供

《Eclipse 弧 零:月食》設置於衛武營北湖,是來自澳洲籍藝術家 James Tapscott 「Arc Zero」的系列創作,從 2017 年發表以來已陸陸續續在 8 個不同的國家展出,藝術家透過簡潔的半圓線條將與水面連結,倒映成一個完整的圓,搭配唯美的燈光及水霧交織構成,在夜晚就猶如一個奇幻的隧道入口,引導人們深入探索衛武營的自然秘境。

【燈會亮點7】《南島的風很香》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 提供

《南島的風很香》為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的雕塑作品,他將部落耆老對山上的自然風之思念,化為結合燈柱在土地紋理上的一方地景,呼應著原住民族樸實純真、友善大地的生活方式。獨特的圖紋之美搭配內斂迷人的透雕光影,佇立在衛武營湖畔一隅,十分引人駐足。

衛武營展區與多位原住民藝術家合作,展出包含《南島之眼》、《南島的風很香》等一系列的「南島藝術創作」,讓民眾在藝術裡看見人與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感受南島文化的燦爛美好。

【2022 台灣燈會在高雄】

開展時間
地方燈區:2022 年 2 月 1 日 – 2022 年 2 月 28 日
主要燈區:2022 年 2 月 15 日 – 2022 年 2 月 28 日

詳細資訊請參考官網

 

質感提案都在這!追蹤 👉 生活報橘 IG,朝理想生活邁進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