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庭,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家庭」與「家人」,對許多人的成長過程來說,影響非常巨大,無論好與壞、愛或是恨,彼此之間的牽絆都是不可分割的。《美國女孩》改編自導演阮鳳儀的青春成長故事,由金馬影后林嘉欣、金鐘影帝莊凱勛主演,用溫暖真摯的鏡頭語言,將一個家庭故事娓娓道來。

憑藉《美國女孩》的亮眼表現,阮鳳儀獲得第 58 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她在頒獎台上哽咽地說:「這段時間對我來說是很煎熬的日子,但因為它被拍成電影,讓我有了出口。」《美國女孩》同時也是今年的「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或許你也能從中或多或少地看見自己的影子。

*本文有劇情微雷,請斟酌後再繼續觀看

圖片來源:《美國女孩》劇照

「全家人本來就是應該要在一起的啊。」

移居美國多年的莉莉,在發現自己罹患乳癌後,決定帶著兩個女兒從洛杉磯返台治療,與聚少離多的丈夫團聚。從小芳儀與妹妹芳安在美國成長,返台後面臨強烈的文化衝擊和身分認同危機,芳儀十分不適應台灣嚴格的升學體制,中文不佳的她,甚至被同學戲稱為「美國女孩」。

芳儀過得非常不快樂,也無法理解母親的決定,質問媽媽:「那你當初幹嘛帶我們去美國?」她一心想回美國,與朋友一起學習她最愛的馬術。而莉莉與丈夫長期各自生活,突然住在一個屋簷下,宗教信仰與價值觀的衝突在朝夕相處之下逐漸凸顯了出來,家庭成員之間的緊張關係,隨著 SARS 疫情的爆發來到高峰。

圖片來源:《美國女孩》劇照

我們都忘了,媽媽不是超人

「有時候,恨跟愛是一體兩面的。」

莉莉雖然心繫女兒回台後的適應狀況,快速惡化的病情卻讓她力不從心,必須立即開始痛苦的化療過程。悲觀的莉莉常常與家人提起:「如果我不在了」、「媽媽走後」⋯⋯,芳儀聽到這些話心裡總是湧起一股怒氣,她恨媽媽總是把「死」掛在嘴邊,很像隨時就會一走了之。

芳儀在作文中寫道:「這個世界上我最不想成為的人就是我的母親,因為她的恐懼會成為我的恐懼,而她的軟弱會使我軟弱。」有時孩子就像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都深刻的影響孩子,青春期叛逆的時候,很難去同理父母的感受,總有某些時刻會想著:「我以後絕對不要像爸爸、媽媽一樣。」然而成熟後再回首年少時代,有時候對家人的尖銳言語,或許只是害怕失去的武裝和在乎的證明。

圖片來源:《美國女孩》劇照

「這如果已經是她的最好了呢?」

芳儀認為母親的決定很自私,不顧她的意願舉家搬遷,把她扔在一個沒有歸屬感的地方;同時,莉莉也覺得女兒叛逆自私,不懂得體諒生病的母親與家庭經濟狀況。片中,當芳儀的朋友問她:「你到底在氣妳媽什麼?」,芳儀支支吾吾的回答:「我只是覺得她可以做得更好。」朋友反問道:「這如果已經是她的最好了呢?」

透過角色的一問一答,將芳儀對於母親的矛盾情感梳理開來,也讓觀眾重新審視自己:「如果換作是我,我能做得更好嗎?」身處在家庭矛盾之中,往往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出發,只看得見母親的不足,縮小了她的愛與付出;然而有時卻忘了,媽媽其實也是人,就像莉莉一直默默地撐過痛苦的化療,希望能夠持續陪伴女兒,給他們最好的教育跟成長環境。

圖片來源:《美國女孩》劇照

攤開成長的陣痛期,與自己和解

2003年 SARS 爆發,全台灣人心惶惶,妹妹芳安卻得到重感冒遲遲未好,莉莉擔心治療延宕,決定把芳安帶到大醫院看診,沒想到芳安被診斷出肺炎必須隔離,對於芳儀一家可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一時間,家庭風暴也越演越烈。

在一場劇烈的爭吵中,芳儀朝著媽媽大吼:「你死一死算了!反正你也沒有要好好活著啊。」被爸爸聽到後遭到一頓毒打,傷心欲絕的芳儀獨自跑到陌生馬場,看見一隻神似愛馬 Splash 的白馬,不料卻怎麼樣也無法為牠套上韁繩,就像她殷殷切切期盼著回美國,現實中卻無法如願。從不甘心到接受,短短幾分鐘的戲,卻蘊含深刻的意義,象徵著芳儀對於現實的接受與妥協,這或許就是成長必經的陣痛期。

圖片來源:《美國女孩》劇照

「媽媽很愛你,你知道嗎?」

片尾,芳儀主動問媽媽能不能幫自己掏耳朵,莉莉對芳儀說道:「媽媽很愛你,你知道嗎?」倚在媽媽的大腿上,芳儀終於說出心裡最真實的恐懼:「媽,你可不可以不要死?」

褪去劍拔弩張的外衣,包裹其中的都是最真切的情感,看似輕描淡寫的結尾,卻又讓人感覺如此樸實深刻,芳儀內心與母親的和解,都藏在一舉一動之中了。

圖片來源:《美國女孩》劇照

「透徹的愛過,盡在不言中。」——片尾曲《盡在不言中》

《美國女孩》不只訴說了一個家庭故事,更寫下了千禧年世代的成長故事,阮鳳儀導演運用場面調度,讓我們回到過去那個屬於無名小站、MSN 的年代,出現在電影裡的《玩偶遊戲》漫畫、背景音樂中蔡依林的〈說愛你〉、周杰倫的〈安靜〉,都是屬於當時的青春回憶。

在 2021年看《美國女孩》,回顧同是疫情時代的 2003 年 ,更有一番映照和共鳴,也讓人更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片尾曲〈盡在不言中〉透過陳綺貞療癒空靈的嗓音,為《美國女孩》畫下溫暖的結尾,歌詞中寫道:「就算有一天離別,你不屬於我,透徹的愛過,盡在不言中。」人們對於家人的情感往往一言難盡,其中有愛、有恨,還有深刻的羈絆。成熟後再回首青春,對於家人過去的種種決定,有的是更多的包容與理解,用更溫暖的態度擁抱彼此。

每天聽點新知識!生活過得新穎有趣的秘訣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圖片來源:《美國女孩》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