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總是在療癒人心的同時,又讓人們有機會去思考生活的意義。在忙碌的生活中,回味一部宮崎駿的電影,彷彿又獲得了重新前進的動力。
《借物少女艾莉緹》改編自英國兒童作家瑪麗.諾頓的作品《地板下的小矮人》,由宮崎駿企劃及編劇,導演則由參與過吉卜力工作室多部知名動畫製作的米林宏昌擔任,或許比起《龍貓》、《魔女宅急便》、《神隱少女》等膾炙人口的動畫,台灣觀眾比較不熟悉《借物少女艾莉緹》,但此片也是非常溫暖動人的作品,在日本推出之時大獲好評,更創造 2010 日本國片「年度最高票房」的紀錄。

圖片來源:《借物少女艾莉緹》
劇情描述「借物一族」艾莉緹一家,居住在東京郊外老宅的地板之下,生活仰賴向人類「借物」,每當糖、針線、肥皂等生活必需品短缺的時候,就必須冒著被人類發現或被其他生物攻擊的風險,潛入人類的房子借取需要的份量,男主角翔因為心臟病來到外婆家休養,意外發現了艾莉緹的存在,兩人之間也漸漸建立起一段特別的情誼。
與自然萬物共存,「借物一族」的生活哲學
你能想像自己變成拇指姑娘的話,世界會是什麼模樣嗎?
《借物少女艾莉緹》整部電影充滿了大自然的元素,艾莉緹家中的布置也使用了許多美麗的花草。借物一族與大自然的關係十分微妙,蚱蜢和自己身形相近、貓咪是巨大的怪獸,一葉香草、紫蘇就夠他們用一整年。置身在廣大的世界中,「借物一族」顯得脆弱又渺小,生活危機四伏,處處都是天敵,攀登在牆上的藤蔓就像爬高山一樣充滿挑戰,不時地要躲避兇猛烏鴉的攻擊,最重要的是——不能被人類看見。

圖片來源:《借物少女艾莉緹》
「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力求生存。」——艾莉緹
年滿 14 歲的艾莉緹,滿懷期待的跟著爸爸開始第一次人類世界的「借物」冒險,這次的任務是借取方糖和衛生紙,一開始一切都很順利,不過當艾莉緹在拿取衛生紙的時候,卻不慎被躺在床上的翔看到了,驚慌的艾莉緹不慎將方糖掉落在地上,雖然翔友善地告訴她:「不要害怕。」但被人類發現的危機,還是讓艾莉緹一家人必須開始考慮搬家。

圖片來源:《借物少女艾莉緹》
無論如何,都必須努力的活著呀
發現借物一族的存在,讓心臟不好的翔百無聊賴的生活開始有了期待,翔把掉落的方糖放在艾莉緹家的入口處,希望可以幫助他們,不過艾莉緹並沒有收下。她決定鼓起勇氣拜訪翔,告訴他不要再來打擾他們的生活,但透過彼此的對談,艾莉緹也逐漸了解,世界上其實存在著善良的人。

圖片來源:《借物少女艾莉緹》
翔自幼與家人分隔兩地,內心十分寂寞,對於人生也十分消極,在一次與艾莉緹的談話中,他這麼說道:「自古以來美麗的種族,因為無法適應環境變遷而滅絕,雖然殘酷,但你們的命運可能也是這樣。」此言讓艾莉緹十分生氣,堅決的回應:「無論如何我們都會力求生存!」雖然比起數十億人的龐大人類族群,小人族的確是瀕臨絕種的生物,但他們就算冒著危險,也會繼續尋找新的家園。
「我們很努力活著,只是你們不知道而已。」——艾莉緹

圖片來源:《借物少女艾莉緹》
原來翔內心一直害怕著,自己或許會因為心臟手術失敗而死掉,而艾莉緹的信心與勇氣激勵了翔,讓他逐漸開始對未來懷抱希望與期待。
懷抱同理心,相互理解彼此的想法
電影中的阿春姨是一個可愛又可恨的角色,豐富的表情跟肢體語言讓人印象深刻。她在翔的奶奶家幫傭多年,意外發現小人族的存在讓她興奮不已,甚至興起「捕捉小人族」的念頭,艾莉緹的媽媽就不小心被阿春姨抓走,幸虧後來在翔的幫助下順利逃脫。

圖片來源:《借物少女艾莉緹》
不過阿春姨的想法跟行為,的確很貼切現實生活,當人類遇到從未看過的物種時,腦海裡蹦出的想法常常是「先抓再說」,卻沒有意識到可能會破壞他們生活的平衡。翔一開始也只是站在人類的立場,一心想為艾莉緹提供保護與資源,沒想到卻對艾莉緹一家造成困擾,或許當我們在接觸新的人或事物時,可以試著轉換思考,用更有同理心的角度出發,就能更貼近對方的想法跟需求。
謝謝妳,現在的我已經有了勇氣
「妳是我心臟的一部分,我永遠不會忘記妳。」——翔
艾莉緹即將搬家,臨別之際,翔將用手帕包裹著的方糖送給艾莉緹,艾莉緹則將自己的幸運物髮夾送給了翔,預祝他手術順利,這段特別的情誼,為兩人的生活都帶來了不小的改變。

圖片來源:《借物少女艾莉緹》
此片想傳遞的「借」與「還」的概念引人深思,這兩個動詞含有「互相」的概念,必須兩個人才能完成動作。兩個主角艾莉緹與翔在互動的過程中,從陌生警戒,到慢慢地相互理解,兩人都從對方身上借了一點東西,同時也給予了一點東西。
艾莉緹從翔那裡借了糖,翔則從艾莉緹那裡借了勇氣。糖是實體的物品,代表翔給予了艾莉緹實質的保護跟幫助;勇氣則是抽象的概念,總是勇往直前的艾莉緹,無形中激勵了消極的翔,讓他產生勇敢活下去的動力。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圖片來源:《借物少女艾莉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