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 編輯部推薦語】

如果說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那在忙碌工作之餘,從容度日、享受生活便成為了重要的事。

推薦新書《啟動遠距工作,設計你的理想生活》給你,讓你無須等到財富自由,就能過著邊工作邊生活的理想人生。

文/ 理想生活設計創辦人 Zoe

我們開始經營個人品牌或接下遠距工作後,首當其衝的第一件難事,就是確保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能夠在一定的水平上。

以往我們在講「Work and Life Balance」時,都把兩件事情做明確的切割,如果工作能歸工作,私生活能歸私生活,就可以把它們放在蹺蹺板的兩端,去取得中間的平衡點,許多人想要來嘗試遠距工作,也是因為以為只要在家工作了,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自主權、能夠有更多的心力去專注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上,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當你真正加入了遠距工作者的行列,你才會發現這兩件事(工作與私生活)會融合成為一體,在這樣的邏輯之下,你「表定打卡下班」的那個界線會更加模糊,你睡覺、吃飯、工作的地方都在同一個場域,你也不會有「不在辦公室」的時候,那它是不是會變成好好生活就是在好好工作,好好工作就能夠好好生活呢?

參加中高階主管壓力評量!
精選 15 種讓人想離職的 Boss
完成即可取得 VO 台灣職場向上管理祕笈
馬上測我的壓力值

說來有趣,我覺得現在的自己比任何階段在公司上班的自己都還要更忙碌,除了更忙碌之外,也變得更認真、更有效率。我經常在想:「當初想要找一份可以遠端辦公的工作,好像就是希望生活可以輕鬆一點,沒想到現在不僅沒有更輕鬆,工作還比以前更規律?」

最大的內驅力是「做那些我真正想做的事」

在剛開始遠距工作時,我就和一般人一樣喜歡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再來完成,反正主管也不在身邊,我也不用打卡上下班,所以我總是喜歡睡到自然醒,中午一邊吃飯、一邊配個美劇,有時候也會不小心多看了幾集,到了晚上7、8點吃完晚餐後,才會發現自己的進度落後了,因此工作做到凌晨一點,在緩慢的上床睡覺,隔天又睡到10點、11點,又是一連串的惡性循環。

這樣的日子過了好一陣子,我發現自己的臉部和背部都開始長痘痘,除了氣色變得很差,也經常沒精神、在家工作想睡覺。我有的時候會特意外出到圖書館或咖啡廳工作,但儘管到了咖啡廳,我還是很容易被網路上的內容給分心,一個不小心就開始滑 IG、看臉書的貼文,或者做一些沒有營養的網路購物。

我仔細地算了一下自己的工時,發現自己從早上 10 點起床開始工作,大約都會工作到超過晚上 10 點,當然,這中間就是因為有超級多「沒在認真做事」的時間段,所以如果要算真正有在工作的時數,可能一樣是 6 個多小時,但以整體的時間來說,我還是 12 小時卡在家裡或電腦前,也不是說我有中間 3 個小時去戶外踏青或跟朋友喝個下午茶,我就只是耗在家裡做一些混水摸魚的事情而已。

回想過去,我以前雖然是從早上 8 點上班到下午 5 點,但是 5 點一刷卡下班,我卻還可以去學校進修 4 小時,完成的事情和學到的東西要比當下在家工作的自己還要多,這樣想來,那我的生活究竟是真的變成了「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理想狀態?還是落入「到頭來真正想做的事情都沒有做到」的陷阱裡了呢?

在擁有這樣的領悟之後,我知道自己當初想要來遠距工作也不是為了糊口安逸過日子,而是真的想要有更多時間去「做那些我真正想做的事」,因此,我開始更縝密的設計自己的工作內容,也會確保自己一定會外出運動、寫寫部落格、畫一些素描畫,讓自己的生活不會因為個人效率而全被工作給占據。

遠距工作了一、兩年之後,我發現自己的時間管理和自律能力有顯著的提升,我做事做得更快、工作也幾乎不再遲交,甚至連私底下的生活約會也不再遲到,在個人的做事效率逐漸好轉後沒多久,我的生活品質也開始變好了,我的作息更加規律,現在的我大概都是 10 點入睡、7 點起床,皮膚的狀況好轉了、精神變好了,因為不晚睡,也不再亂吃消夜,甚至也沒有想要吃零嘴和暴飲暴食的欲望,最重要的是,我真的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而不是埋首在無止盡的工作裡。

這些個人效率、個人成長的練習,我大約是花了一年多時間才真正感覺到工作與生活上的變化,但我也相信,如果你從現在開始做相關的自我鍛鍊,你也絕對有機會在一年後看見自己的蛻變。至於個人效率到底有哪些重點要注意呢?我認為有三個重要元素,分別是:時間管理、優先次序、自律能力。

》馬上測驗!中高階主管職場壓力評量《

讀更多遠距工作撇步
點我購買《啟動遠距工作,設計你的理想生活》

*出版社好書、新書分享,請將書籍資訊寄至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啟動遠距工作,設計你的理想生活》,由 如何出版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