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 尖端出版 提供
(本文訊息由 尖端出版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VidaOrange 修訂後刊登。)
今年由金秀賢、徐睿知合演的知名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推出了劇中繪本實體中文版《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喪屍小孩》,這兩本書是劇中童話故事作家「高文英」的原創故事,繪本以「暗黑風格」的童話故事為主題,雖然以童話的口吻敘述故事,看似寫給小孩,更像寫給「成年人」的童話。
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播出後討論度一直很高,從演員、穿搭到特殊的劇情等,都在網路上掀起了熱烈討論,戲劇中透過不同單元,帶出短篇童話故事穿插在其中,《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和《喪屍小孩》貫穿了整部戲劇。在劇中,童話故事道出男女主角的成長歷程,也似乎暗喻著「你我成長過程中皆受過傷」,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完美地呈現了現代人的心靈寫照。
《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的故事內容講述一個不斷被惡夢侵襲無法好眠的少年,乞求魔女替他消除不好的記憶,希望往後能過著幸福的人生。漫長的歲月流逝,當初的少年也長大成人,雖然再也沒有做過惡夢,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卻過著在飢餓中掙扎、流落街頭的不幸人生。書中透過「線條感」的單色畫風讓讀者彷彿在圖畫終能體會主角的心境。
而這篇故事想和讀者分享,無論過去曾經歷過多大的痛苦,選擇遺忘是沒有用的,必須要學會去面對傷痛,而不是僅僅去逃避,才能夠從中成長、獲得救贖、並找到真正的獲得幸福。
就像書中一段深刻的台詞「因此別忘了。不要忘記,好好克服它們。要是沒辦法克服,你就只是個靈魂長不大的小孩子。」當我們選擇漠視生命中的傷痛,它也就註定了跟著我們走到未來。

《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厭世詭譎的畫風,揭露現實的殘酷與人性的黑暗。/ 圖片來源:尖端出版 提供

《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厭世詭譎的畫風,揭露現實的殘酷與人性的黑暗。/ 圖片來源:尖端出版 提供

《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厭世詭譎的畫風,揭露現實的殘酷與人性的黑暗。/ 圖片來源:尖端出版 提供

《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厭世詭譎的畫風,揭露現實的殘酷與人性的黑暗。/ 圖片來源:尖端出版 提供
而另外一本繪本——《喪屍小孩》則講述一個孩子誕生於某個村莊,隨著他逐漸長大,媽媽漸漸地明白了他眼前的這個孩子,是個只有食慾、沒有情感的「喪屍」。孩子在母親不斷地餵養下成長,直到最後母親甚至獻出了自己的身軀,此時孩子終於第一次感受到——「媽媽真的好溫暖喔。」而母親卻再也沒有辦法張開雙臂擁抱他的孩子。
這也不禁讓人開始思考,孩子心中真正渴望的,究竟是食物,還是來自父母的溫暖呢?
在《喪屍小孩》的故事中,母親一昧的針對孩子「食慾」的問題想方設法地尋求解決方式,卻沒辦法了解孩子問題背後真正的需求。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關懷與愛對孩子而言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即使是多麽特別、與眾不同的孩子都想被疼愛,而父母竭盡一切努力給予的一切,對孩子而言也不一定就是愛,傾聽、理解對方的需求,才能夠傳遞真心的疼愛。而在故事最後,喪屍小孩獲得了媽媽的擁抱,也讓讀者深刻地感受到孩子最需要的不過就是父母親的關愛與肯定。

《喪屍小孩》繪本劇情以親子互動為主題,引起許多網友共鳴,十分賺人熱淚。/ 圖片來源:尖端出版 提供

《喪屍小孩》繪本劇情以親子互動為主題,引起許多網友共鳴,十分賺人熱淚。/ 圖片來源:尖端出版 提供

《喪屍小孩》繪本劇情以親子互動為主題,引起許多網友共鳴,十分賺人熱淚。/ 圖片來源:尖端出版 提供

《喪屍小孩》繪本劇情以親子互動為主題,引起許多網友共鳴,十分賺人熱淚。/ 圖片來源:尖端出版 提供
這兩本給孩子,也給父母的繪本,乍看畫風陰沉、厭世,卻將親子之間難以啟齒的愛、溫暖與關懷都繪進了反覆、錯綜的線條中,就像親情有時雖複雜難解,卻是我們都得練習一輩子的課題。

圖片來源:尖端出版 提供
VidaOrange送你《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繪本
想獲得《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繪本嗎?
1.到生活報橘粉絲專頁貼文下留言「好想要繪本~」
2.分享當則臉書貼文至個人塗鴉牆
就有機會把繪本帶回家!(共有《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喪屍小孩》2本繪本,抽出2位幸運兒)
活動時間:11 月 20 日 20:05 至 11 月 24 日 12:05 止
(本文訊息由 尖端出版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Vida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責任編輯:鄧羽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