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Canva
(本文訊息由 臺灣吧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VidaOrange 修訂後刊登。責任編輯:胡瑋庭)
是否曾想過未來臺灣孩童教育會是什麼樣子呢?
目前臺灣兒童及青少年佔人口21%,本土自製的兒少節目卻不到5%,而網路上兒童影音充斥著中國語、腔調和簡體字……當傳統文化不斷流失,臺灣在未來的全球社會將再也不特別。
近期,知識型媒體《臺灣吧》團隊發起了一項教育改革募資活動《小黑啤玩臺灣》,已在嘖嘖網站累積超過650萬募資金額,超過2千位贊助者支持。
《小黑啤玩臺灣》點出素養教育時代,光有「知識」已不足夠,因為它隨手可及。網路上有許多兒童影片,卻鮮少以臺灣的作物、節慶、祭典、生活習慣作為主題,於是小朋友在探索世界、學習能力最強的階段,少了很多認識文化的機會,也跟土地失去了連結。完整的素養需要具備正確的「態度」,現在的孩子更需要學習了解自己、理解他人。 不只期待孩子出類拔萃、勇於挑戰世界,更希望孩子理解 : 不管是自己、還是腳下的土地,都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

圖片提供:臺灣吧
除了文化內容,更是重視親子互動和小朋友體驗的教材
臺灣吧將在YouTube正式設立「小黑啤出去玩」兒童頻道,首波預計做出 4 支在地特色文化,包含「基隆中元祭」、「花蓮阿美族豐年祭」、「屏東客家聚落」和「雲林布袋戲」,讓孩子在理解文化的過程中,同時培養素養。每支影片除了華語,還將有臺語(臺式福佬話)、客語至少 2 種本土語言版本。

圖片提供:臺灣吧
獨立思考,讓孩子有踏出家鄉的能力;文化內涵,讓孩子有回饋家鄉的胸懷。-TFT為台灣而教創辦人 劉安婷
Google「找答案」是這時代孩子的本能,但「思考」和「梳理」則是需要培養的技能。每冊繪本均包含至少 8 個延伸單元,從文化認識到素養學習,引導孩子自行閱讀時練習培養自己的觀點。親子一起閱讀的時候,則能幫你變成孩子最棒的小老師。

圖片提供:臺灣吧
能動能靜,用心開發特色桌遊,滿足孩子所有需求

圖片提供:臺灣吧
身為大人的我們都知道,與其要孩子看書,不如讓他覺得書很好玩。《小黑啤玩臺灣》讓家長與孩子擁有四款桌遊在遊戲中,孩子必須運用數學、圖像、記憶、反應等能力,讓大腦練習運轉、更加靈活,也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玩,留下美好的成長陪伴記憶。
幫助下一代更好,每一個臺灣人都可以做
募資只剩最後幾天時間(8/31截止),可以把握機會參與募資給孩子們不一樣的教育內容;如果身邊剛好沒有小孩,也可以選擇「捐一套到偏鄉」方案,團隊會幫你把繪本和桌遊,捐贈到臺灣更多有需要的角落。
點進支持《小黑啤玩臺灣》募資計畫吧!
(本文訊息由 臺灣吧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VidaOrange 修訂後刊登。責任編輯:胡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