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

在愛情中,我們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摔得滿身傷,於是我們不敢把心打得太開,反而錯過了美好的關係。

關於在愛裡的期待,暢銷作家夏風顏說:「唯有你願意去相信,才能得到你想相信的。」

(責任編輯:張嘉芬)

文/夏風顏

有人問我:「如何才能得到你想相信的?」

感情的事情看似簡單。遇到問題,說一聲「我相信你」、「我很安心」,便覺得能夠緩解暫時的危機。但危機始終存在,不是一次花言巧語的敷衍、一場速戰速決的床上關係、一張任意透支的信用卡就可以解決的。

兩個人戀愛,最重要的是將心比心。

和一個人聊天,他說,很多人為了安全感去尋找伴侶,希望從對方身上獲得依靠和疼愛。我說,若自己不夠強大獨立,這樣的人到哪裡去找?那個給自己提供依靠和疼愛的人,難道不希望得到同等對應的回報?如果得不到,他會在一次又一次無所得的付出中感到疲倦。所以,愛是相互的,你需要的安全感,正是對方同樣需要的,應該彼此給予,彼此照拂。

重溫《北京遇上西雅圖》。女主角不是很漂亮,骨子裡卻有一股迷人的韌勁;男主角也不再年輕,鬍渣與白髮平添了幾分滄桑優雅的魅力。這段發生在異國他鄉的浪漫戀情,將種種不可能變成可能。時過境遷,兩個人帶著各自的孩子在帝國大廈重逢。而戲外的她,也已經嫁人了。

不少影迷惋惜,湯唯嫁的為何不是《晚秋》的主演而是導演。他們跨越國度,突破語言障礙,避開閃耀的鎂光燈與流言蜚語,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緣分使然,身後過往皆成歷史,唯有用心去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真正相愛的人,會看到對方嬰兒般的靈魂。

是這樣的。相愛的人是照出彼此的鏡子。我們愛上一個人,其實是愛上了自己隱性的一面。愛的深層含義,是兩個人靈魂與情感的交流。它可以使人性完整,治癒傷痛,填補空虛,撫慰孤獨。當你用心去愛時,就會變得柔軟感性,對一切事物的看法越來越寬容,從而成為一個善良知足的人。

過去戀愛,我始終不能夠將自己完全打開,全身心交付給對方。對一段感情和締造感情的當事人有著種種不確定和防備心理,敏感多疑,一有風吹草動,便豎起渾身的刺,充滿攻擊性。總是害怕對方會給自己造成傷害,結果卻是傷害自己的同時也傷害了別人。以至於每一段戀愛關係都非常緊張迅速,最後草草收場。

有些人,喜歡對方卻遲遲不敢表白,覺得距離太遠、差距太大;有些人,遭受過欺騙和傷害,認為所有靠近自己、表達愛意的人都是情場騙子;有些人,以玩弄他人、經驗豐富為資本四處炫耀,從不用心對待感情,也不知道內心深處需要什麼樣的情感;有些人,因為父母的婚姻、童年的陰影、早年的經歷而產生悲觀絕望的心理,認為自己註定一生孤獨,得不到幸福……

很多人,在未來得及敞開心扉、開口表達的時候,已然失去了資格。不是他們不夠好,也不是他們不夠真誠,而是他們的膽怯、懷疑、矛盾、軟弱和自私,令自己在即將得到的時候卻遺憾失去。

在追求一段感情的道路上,很少有人能堅持下去,儘管以愛之名如此高尚,人性卻十分卑微可憐。有些人在愛的面前抬不起頭,退縮一步,自嘲地想:就這樣吧……不追求,也就沒有了麻煩;不付出,也就不會吃虧。

那個對我說「如何才能得到你想相信的」的人,談起他的感情經歷時,微微一歎,說:「我總是在與人交往中小心翼翼,倒不是怕被騙,而是慣性使然。當我準備用心投入一段感情時,我又一次懷疑自己做不到,想要逃之夭夭。這樣的人,如何得到自己想相信的呢?」

相信的前提是,克服內心的重重障礙。如同打保齡球,重要的不是推倒多少支球瓶,而是對準目標扔出球的瞬間,充滿力量,這樣才能所向披靡。如果你足夠自信、足夠坦蕩、足夠堅定、足夠沉著,把它當成一場自我沉醉的表演,你就會因此而發光,也終會有人因你的光芒起身鼓掌。

「唯有你願意去相信,才能得到你想相信的。」

相信你的相信:

所有的孤單,終會成為勇敢

這裡買

質感提案都在這!追蹤 👉 生活報橘 IG,朝理想生活邁進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所有的孤單,終會成為勇敢》,由 幸福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