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呂學緯,照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2011年底,《天橋上的魔術師》文學小說出版,吳明益以最透明的文字,寫下與他童年經驗有關的故事。對較年長的讀者來說,中華路上的那八棟中華商場的「存在」是為話題;而對較年輕的讀者來說,商場的「不存在」則成為魅力之一,小說出版後隨即風靡書市。

2015年,譯動國界論壇上,漫畫家阮光民與吳明益首次合作,將〈石獅子會記得哪些事?〉這篇以漫畫形式「轉譯」為新的閱讀介面,成品令人驚豔,也開啟了這部小說「圖像化」的計畫。之後台灣知名廣告導演、同時也是漫畫家的小莊加入,聯手以一本中翻、一本西翻的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形式,重新詮釋小說中的八篇故事。歷經長時間的考證、詮釋、改編與創作後,《天橋上的魔術師 圖像版》終於在今年1月3日與大家見面。

小說原作者吳明益也深度參與這項計畫。小說家在起點目送漫畫家們啟程,在過程中守護,在終點迎接漫畫家們的成果。看到原畫的吳明益被「像是自己的作品,又不是自己的作品」深切打動,感染興奮,再一次體會到創作的魅力。

一場從圖像到互動藝術的策展

今年1月,「天橋上的魔術師 圖像暨互動藝術展」由漫畫家、小說家、空間設計師、互動藝術設計師與平面設計師將齊力聯手,打造由原畫、實體場景還原、動態影像投射、互動科技藝術共同構築的奇幻空間,讓參觀者用自己的鑰匙解鎖圖像,觀看記憶片段如何流動,走入圖像,進入小說,徜徉在藝術家們合力創造的魔幻世界中。

文化部長鄭麗君正專心的體會《天橋上的魔術師 》的世界。(攝影:戴相文)

文化部長鄭麗君到現場體驗時表示:「天橋上的魔術師」對她來說很特別,她在小說中看到有很多的「我」,因為她從小就在中華商場附近聽著鐵軌聲長大,相信很多台北人都有著關於中華商場的故事,而小說中成就出來的世界,令她相當著迷。

引領讀者走進9篇小說停頓點

走進「天橋上的魔術師 圖像暨互動藝術展」,除了觀賞第一手原畫,還可以走進小說中的場景體會9種不同觀展體驗,讓我們先搶先線上看幾個展區,再找時間到現場深刻體會那份歷史記憶與奇幻:

〈唐先生的西裝店〉

走進當年中華商場的一隅

攝影:呂學緯,照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石獅子會記得哪些事?〉

放上自己家的鑰匙,解鎖現場圖像

攝影:呂學緯,照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金魚〉

看回憶彷如在星際流動

攝影:呂學緯,照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

穿上大象裝,體驗限制與幻夢的視野

攝影:呂學緯,照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天橋上的魔術師〉

踏上天橋,在消失的欄杆間與魔術師照面

攝影:呂學緯,照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流光似水〉

在似水的流光中掉進恍惚時空

攝影:呂學緯,照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天橋上的魔術師 圖像暨互動藝術展】

展覽期間:2020/1/17-2/15 10:00-20:00(週一及1/24-27休館)

展覽地點:台北漫畫基地3樓(台北市大同區華陰街36-38號)

攝影:呂學緯,照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1部小說 x 3位藝術家 x 6位設計師

原畫創作│阮光民、小莊
小說原著│吳明益
互動設計|digital medicine lab 何樵暐、賴楨璾、朱冠豪
空間設計|陳逸洛、李治昕
平面設計|張添威

看展前先看書,感受更深刻

天橋上的魔術師 圖像版

這裡買

(本文訊息由 新經典文化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Vida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責任編輯:戴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