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每次在日本街頭或是餐廳裡看到漢字時,總是放了不少心,但再仔細讀讀⋯⋯「放題」、「替玉」這些詞彙是什麼意思啊?
一起來看看10秒鐘教室整理的「常誤會的日本漢字」,才不會下次旅行再搞錯出糗了。
(責任編輯:黃懷容)
日本語(にほんご)是日本的公用語言,約有一億三千萬人作為主要語言使用。
日文的組成有許多漢字,旅遊時也減少了很多不便,不過仍有許多不同意義的詞彙,常讓人一頭霧水。
#切手 / Kitte – 郵票
乍聽很可怕(黑道?)其實是指郵票。
#人參 / Ninjin – 紅蘿蔔
高麗人參指的才是我們一般常說滋補的人參。
#女優 / Joyuu – 女演員

圖片來源:《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劇照。
看到別想歪,前面有加AV指的才是成人片。
#大根 / Daikon – 白蘿蔔

圖片來源:《大根君是生的》一書封面
到底什麼東西大根呢?原來是白蘿蔔。
#風邪 / Kaze – 感冒
到藥妝店買感冒藥時,找有風邪字樣的就對了。
#勉強 / Benkyou – 讀書

Photo via Pexels
不分國界,讀書真的是很勉強的事呀(?)
#床 / Yuka – 地板
床指的是地板,而「床屋」指的則是理髮店。
#小人 / Kobito – 兒童
車站常見的「小人」、「子供」都是指小孩。
#放題 / Houdai – 無限量
無限供應,吃到飽的意思,如:燒肉放題。
#馬鹿 / Baka – 笨蛋
不是指動物,是罵人的意思,唸法為「八嘎」。
#替玉 / Kaedama – 加麵
拉麵店常見,半替玉則是加半碗麵的意思。
#激安 / Gekiyasu – 超俗
激就是超,安則有便宜的意思,如:激安殿堂。
(本文經合作夥伴 10 Seconds Class – 10 秒鐘教室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圖片來源:10 秒鐘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