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藍色脈動。(攝影/Eddy Huang)
《VO》導讀:
雖然覺得藍色的海洋很美,卻對於親近海洋有點恐懼、只敢在岸上遠遠觀浪嗎?其實只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下水與海洋生物零距離互動並不難!以下推薦你 3 種不同難度的潛水方式,下次就潛進海裡一探究竟吧。
(責任編輯:翁筠茜)
每到夏天,跟海洋相對陌生的人們,總羨慕水性好的朋友三不五時到海邊遊憩,自己頂多規劃一天下午去海邊觀浪、踏浪,之後就到漁港享受海鮮,對海洋的認識僅停留在藍色海面與叫不出名字的海鮮上,實在非常可惜。
其實,台灣四面環海,除了南投外的各縣市都比鄰海邊,親近海洋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都比其他國家有競爭力,加上台灣的多元地形,從北到南海岸線各有特殊之處,北部的藻礁、岩岸,西部的潟湖地形、泥岸,南部珊瑚礁海岸地形;東部大山大水的壯麗景緻,都很適合一探究竟。
一般人去海邊主要以踏浪、戲水為主,你也可以選擇 SUP、水上摩托車、遊艇等方式,但如果想更近距離與海洋接觸、飽覽水下風光,推薦島民們一定要嘗試這三種活動:浮潛、水肺潛水、自由潛水。
註:SUP 為立槳衝浪 Stand Up Paddle 的縮寫,是一種結合衝浪和帆船滑行原理的板類運動,玩家站在板子上,以槳划行及完成衝浪動作,非常簡單易學。
俯瞰大自然的水族箱——浮潛(Skin Diving)
◆ 浮潛是最基本、安全的水域活動
浮潛,在三者之中是進入門檻最低,且相對安全的水上活動,年齡層小自國小幼童,大致爺爺、奶奶,都可以藉由穿戴救生衣與面鏡呼吸管組,直接下海遊憩。
建議對水域不熟悉或心理有點怕怕的朋友,可聘請專業的教練,在水面上以魚雷浮標或救生圈拖帶,參加者毋需穿著難度較高的蛙鞋,在專業教練的陪同下,便可以安全且舒適地飽覽海底風光。
◆ 習慣用嘴巴呼吸的方式
換氣方式是初次浮潛者一開始最容易卡關的地方,一般人不習慣用嘴巴呼吸,而在戴上面鏡後鼻子便無用武之地,因此需要一點時間來習慣換氣方式的改變。不過一般教練都會在下水前,對於面鏡與呼吸管的使用方式進行指導,習慣後便無大礙。
◆ 穿戴手套、防寒衣防止刮傷
由於初學者上下水面較為生疏,有時易因岸際浪花拍打而碰觸礁石,建議穿戴手套以免割傷。身體部分可著防寒衣或水母衣防刮防螫,同時也可避免背部在忘我看小魚兒時的曬傷。除非對自身水性極有把握,或對上下水點掌握度高(如有樓梯設備),否則不建議直接著比基尼或泳褲下水。
此外,從事浮潛活動一定需要著菜瓜布底套鞋,海蝕平台及礁岩海岸,藻類較多容易滑倒,一般市售套鞋多為膠底套鞋,遇水後抓地力和摩擦力不佳,較不適合岸際行走。出發前務必重複檢查所有配備狀態,以免白跑一趟。

岸際行走務必著菜瓜布底套鞋。圖片來源:BlueTrend 藍色脈動。(攝影/Spark)
◆ 浮潛配備:
1. 面鏡+呼吸管
2. 套鞋
3. 救生衣
4. 防寒衣或水母衣
徜徉於無重力的藍色宇宙——水肺潛水(Scuba Diving)
◆ 專業與休閒潛水
水肺潛水英文為Scuba Diving(Self-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是一個需要背負氣瓶、浮力控制裝置的進階水下活動,考取專業潛水證照才可進行。此處介紹的是休閒潛水,與更專業的技術潛水相比,只要符合 SOP 操作準則就十分安全。就算沒有考取證照,也可以向潛店安排體驗活動,在專業教練引導下,體驗水下無重力狀態的特殊感受,與魚兒面對面接觸!
◆ 水肺初階證照
國際上常見的證照有 PADI、SDI、ADS 等體系,只要符合各系統正規教學課程的授課,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成功取得水肺初階證照,之後再依照自己的需求,逐漸考取各類證照。非專業層級的水肺證照大致可分成以下階段(按每個系統有不同的分類):
1. Open Water 開放水域潛水員
2. Advance Open Water 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
3. Rescue 救援潛水員
4. Dive Master 潛水長
每個系統在不同的證照階段都有不同的要求,但在非專業層級時差異不大,可聯繫正規且有教學口碑的教練來指導。水肺潛水是透過氣瓶內的壓縮空氣保持呼吸,因此可以潛入水下世界,近距離的觀察水下生物,所以很多潛水員會攜帶水下相機組,拍攝一張又一張美麗的水下照片。
◆ 水下攝影
水下攝影是近年來熱門的潛水周邊活動,透過水下相機的拍攝,讓在陸地上的人們更了解海洋的美麗,並揭開水下生物的神秘面紗。不過攝影器材如潛水殼、燈臂、閃燈、攝影燈等配件,不僅費用較高昂,重量也是需要考量到的一環。但看著一張又一張美麗的照片被分享在社群媒體上,一切的辛苦也都值得了。

水肺潛水可搭配水下相機,拍攝各種主題的美景。圖片來源:藍色脈動。(攝影/歐大)
◆ 水肺潛水裝備:
水肺潛水由於需要在水下停留較久時間,除了氣瓶本身重量之外,更有調節器、BCD等裝置。由於穿著保暖用的防寒衣會使浮力增加,需配重來抵銷浮力,因此全套水肺裝備可能逼近 20 公斤,對某些人來說是體力的一大挑戰。

水肺潛水裝備。圖片來源:BlueTrend 藍色脈動。(繪畫/繪師阿茶)
挑戰極限——自由潛水(Free Diving)
◆ 輕裝下水,挑戰自我
近年來在年輕族群中形成炫風的自由潛水,是一項挑戰自我的極限運動。由於不像水肺需要各類重裝,只要面鏡、呼吸管、蛙鞋、與適度配重,即可在水下自由遨游,是比水肺潛水更精簡、方便的水上活動。

自由潛水可與海洋生物零距離互動。圖片來源:藍色脈動。(攝影/歐大)
◆ 不使用空氣瓶,靠「一口氣」下潛
國際常見的自由潛水教學體系有 SSI、AIDA、CMAS、PADI 等,每個系統都有各自的課程規劃與教學方式,只要聯繫具教學口碑的訓練中心,即可按部就班的取得自由潛水證照。
自由潛水與水肺最大的不同在於,水肺潛水員藉由壓縮空氣瓶來延長在水下的活動時間,但自由潛水則以一口氣閉氣下潛,因此閉氣時間會直接影響水下活動時間。

水肺潛水與自由潛水著裝後比較。圖片來源:BlueTrend 藍色脈動。(繪畫/繪師阿茶)

水肺潛水在水下需保持中性浮力,多以水平方式移動。自由潛水可依照訓練或潛水形式不同,決定平潛或直上直下移動。圖片來源:BlueTrend 藍色脈動。(繪畫/繪師阿茶)
每個系統都會透過一些教學方式,引導學員增加閉氣時間與水性,只要不排斥與海洋親近,自由潛水絕對是相當舒適的水域遊憩活動。
近年來由於韓劇推波助瀾,越來越多女生想穿著人魚尾鰭裝扮,以單蹼方式自由潛水,讓水下攝影師拍攝美人魚照。由於穿著人魚單蹼的游泳方式不同於一般蛙鞋,需特別上課後才能進行,有美人魚夢的女性朋友可以詢問相關受訓單位,取得更多資訊。

美人魚課程近年來深受女性朋友的歡迎。圖片來源:藍色脈動。(攝影/Jammi Chen)
◆ 追求自身體能極限
一般人從事自由潛水,多半是希望享受在水下自由遨游的感覺,並拍下美麗的照片。但前面也提到,自由潛水是一項極限運動,有些高手熱衷於挑戰自我的極限,國際自由潛水領域有劃分很多種比賽項目,譬如靜態閉氣(Static Apnea )、有穿蛙鞋的有蹼平潛(Dynamic With Fins)、沒有穿蛙鞋的無蹼平潛(Dynamic No Fins)、無限制下潛(No Limit)等,如果你也是想追求自身體能極限的挑戰者,接觸自由潛水也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 自由潛水裝備:

自由潛水裝備。圖片來源:BlueTrend 藍色脈動。(繪畫/繪師阿茶)
海編 Q&A:
Q:不會游泳,可以進行上述的三種活動嗎?
A:會游泳者水性較佳,比較容易上手。如果不會游泳者,雖然沒規定不能從事這些潛水活動,但因為比較怕水,可事前告知教練,請他多費心指導與注意。
Q:近視太深是否不能進行上述三種活動?
A:如果可以配戴隱形眼鏡,就能選用無度數的面鏡,或是自購市面上販售可配度數的面鏡。
Q:從事浮潛、水肺潛水、自由潛水,有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A:雖然水域活動讓人放鬆,但海洋變化莫測,風向、海流瞬息萬變,務必遵照教練指示操作。切記不要一個人前往,即使熟悉該片水域、對水性相當有自信者,都應該攜伴而行。
Q:挑選店家,需要特別注意哪些事項?
A:羊毛出在羊身上,低價一定不是水域活動的首選,建議選擇店家時,評量商譽或朋友推薦,或詢問店家教練與學員比例、是否提供保險、教練是否合格等,到現場也留意裝備保存狀況。台灣本島體驗潛水價格約在 2000 元至 2500 元左右,浮潛價格則在 300 元至 600元 左右,不過仍會依照店家提供的服務內容有所變動。
VO VIP 專屬體驗潛水優惠:距台北一小時車程潛店
輸入通關密語「VOVIP」,就能享有專屬 VO 讀者的 500 元折扣優惠
►行程內容:
室內進行揪潛水中心基礎教學 20 分鐘後,到室外進行安全課程與示範教學共 20 分鐘,及體驗時間 30 分鐘。
►報名方法:
進入潛水課程預定表選定日期與報到時間後,選擇服務:「體驗潛水,1 人,2500 元」
填妥參與者資料後,在最後「如有租借裝備,請務必分段填妥租借人」欄位輸入通關密語「VOVIP」,就能享有專屬 VO 讀者的 500 元折扣優惠。
(原價 2,500 元,VOVIP專屬價 2,000 元,現場付款)
►課程費用包含:
1. 所有潛水裝備
2. 安全旅遊平安保險
3. 安全課程及示範教學
4. 友善環境更衣盥洗空間
我想報名體驗潛水
※VO 專屬優惠僅限於「體驗潛水,1 人,2500 元」課程。
※室外活動若受天氣影響時間可能調動,揪潛水有最後解釋權利。
躍入大海推薦閱讀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潛進台灣:島民們,讓我們重返海洋吧!關於潛水、攝影、淨灘…16個愛上海洋的方式》,由麥浩斯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