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匆匆那年》劇照

關係結束後,兩人並不能馬上從對方的生命中消失,曾經有過的美好回憶也很難說忘就忘,因此有不少人以「友情」繼續彼此牽連著。

分手後繼續當朋友似乎沒有什麼不好,對被分手的人來說較不殘忍,對方無法給自己愛情,至少還有友情。無法再與對方共枕眠,至少晚上還可以打電話找他聊天;無法與對方共度餘生,至少可以和他共度一頓晚餐的時間。

而對於提出分手的一方來說,雖然已經不想和對方走下去了,也樂於認識新的對象,但曾有的舊情很難說放就放,「友情」似乎是個可以繼續關心對方,又能讓自己不顯得這麼殘忍的理由。

但其實,「分手後繼續做朋友」有可能是個災難。

對於被分手的一方,從愛情變為友情,有一種「被降級」的難受感覺,極傷害尊心,好像自己不值得被呵護一生,只值得偶爾被約一次晚餐而已。

此外,對於他們來說,每見到對方一次面,就會燃起一次希望,因為對方至少還願意跟自己見面,但結果往往是絕望,就像是一次又一次從高處墜落一樣。

而對於提出分手的那一方來說,每見前任一次面,就被提醒自己的薄情,也有非常難受的愧疚感。為了不讓對方抱持著復合的希望,自己甚至還要表現得更冷酷一點。

因此,「維持友誼」反而更傷害兩人的舊情,本來立意良好,但最後兩個曾經相愛的人卻走到了互相憎恨的地步。

真正的友情,並不是建立在愛情的殘餘上,也不該是愛情的替代品。面對終結的愛情關係,最好的做法是保持「禮貌的距離」,而不是用假友情綁架彼此。這樣才是對兩人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最好的方式。

謝謝對方曾經出現在自己的生命裡,帶來很多改變,該勇敢說再見了。

直到兩人都釋懷了,說不定一段真正的友情就誕生了。

(參考資料來源:The School of life, Time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美國心理學教授的「開門實驗」,解答「挽回愛情」的行為機制
愛情有最好的時間嗎?心理學幫你解開愛情的「時間迷思」
【情感心理學】「必然失敗」的 7 種愛情模式,理解後不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