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編輯自攝、Taiwan Design Center
「你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 《時代》雜誌生態環保名人 Anna Lappe
你知道台灣一年用掉多少飲料杯、多少根吸管嗎?你知道越洋網購包裹,會造成多少碳排放量?一走進「循環設計展–你在圈內嗎?」映入眼簾的是斗大數字,提醒著我們日常生活製造的垃圾有多少。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垃圾該何去何從?

圖片來源:編輯自攝。
這次的展覽提出「永續設計」的解方,帶你認識台灣永續設計相關服務的廠商,展出許多創新服務與產品,試圖從循環設計的角度檢視我們的日常消費。
設計的目的,是要改變人類生活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宋同正認為,若「設計」的目的在改變人類生活,「循環設計」所創造的改變旨在追求人類社會的正向永續發展。因此循環設計可以被理解為是永續設計、反思設計、社會設計,甚至是生態系(ecosystem)設計。簡言之,「設計」必須要有意義,才能產生「價值」。
過度生產和消費已經破壞了地球的生態平衡,如何發展出有用的設計來解決環保問題,創造更好的未來社會,是我們都該共同思考的。
「設計的未來在循環。」”The future of design is circular.”
—— 世界知名設計公司IDEO執行長Tim Brown
編輯實際逛完展覽後,有2大區想推薦給你們。
1.「生活物件爆炸區」
以爆炸方式展示6種食、衣、住、行的相關物件,再從物件拆解成10種不同屬性材料,再從材料到擁有第二次生命的再生產品,在這一區你可以看到物件循環生產的過程。邊看也邊思考,手邊用品是否有更多再生的機會?

圖片來源:Taiwan Design Center
2. 「永續材質主題區」

圖片來源:Taiwan Design Center。圖中的美麗地毯、沙發等都是由小智研發 MINIWIZ,利用100%回收材料再製。完全看不出回收再利用的痕跡。
「永續材質主題區」依材料區分,展示12家投入「循環設計應用」的業者,呈現再生材料的創新應用。在這一區你可以看到非常豐富的循環設計產品,業者如何再製,讓材料重生,其中的困難度等等,這些過程都可以從展覽中一目了然。

圖片來源:編輯自攝。歐萊德 O’right積極研發綠色有機原料取代石化塑料,圖中看到的產品包裝,全部都是生物可分解的材質。
更有趣的是,這12家業者中,有些回收再利用的材料真的讓人意想不到,也從來不知道這些材料再生後可以製成像衣服、沙發等產品,而且完全看不出來回收再利用的痕跡,也驚嘆台灣永續設計業者的創意與活躍,像是3C電路板回收再利用後,可以製成橡膠或塗料!至於還有什麼意想不到的材料和再生產品?就等你去看展體會了!

圖片來源:編輯自攝。Bionicraft 所研發製成的 “Biovessel”,是一款不需要插電使用的居家廚餘處理器,可以讓吃剩的食物再利用。
另外,有別於一般展覽,本次的展架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回收材質,或由二次回收材料所製的材料,將浪費降到最低。展區內也有一些可以觸摸的裝置,例如可以體會由PET 塑膠回收製成的布料觸感。
離開前也別忘了DIY製作屬於你的紀念DM,製作的紙張也是回收來的,完美呼應這次永續、環保的主題,處處可見主辦單位的用心。「循環設計展–你在圈內嗎?」展期到明年2019年3月3日,找時間去走走,看見更多永續環保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編輯自攝。編輯自製的DM,用回收紙版留下紀念。
展覽資訊
展期:2018.11.10 – 2019.03.03
時間:每週二至日 09:30 – 17:30
地點:台灣設計館05展區(松山文創園區)
票價:全票100元;學生與團體票80元(門票價格視開放展覽區域調整,若有變動將公佈於松菸口官網 )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