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金秘書為何那樣》劇照

不少職場女性容易被情緒綁住,以致做出錯誤的決定。這並不是什麼刻板印象!美國大腦健康之父丹尼爾·亞蒙(Daniel G.Amen)就發現,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在職場上有負面思維,因為女性大腦更容易產生「焦慮」。以下是亞蒙博士在著作中提到的職場上女性常見的消極思維:

1.個人化型

的人會認為很多事是自己的責任,就算那是別人的工作。如果她們本身是一位主管,那下屬所犯的任何一點小錯,都會讓她們內心感到折磨,覺得是自己領導能力不足。這種什麼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扛的習慣,總讓她們把自己逼到壓力崩潰邊緣。

2.讀心術型

就算對方沒有告訴她們,她們也認為自己知道對方在想什麼,主管認為對方一定是這樣想的。例如今天主管給了自己一個冷漠的眼神,他們就會自己解讀:一定是我的表現很差所以他不喜歡我。殊不知對方可能只是心情不好或身體不舒服罷了。

3.以偏概全型

這類型的人會把一次個案,用「每次」、「總是」來解釋。例如同事出了一次包,他們會抱怨:為什麼他總是那麼笨手笨腳。這種想法很危險,會讓人容易放大負面的事,也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

4.內疚型

內疚型的人不擅長拒絕別人,因為他們習慣性把別人的需求放到自己前面。如果有人需要幫忙自己卻無法伸出援手,他們會有很深的愧疚感,即使當時他們當時真的忙到炸掉。要記住,把自己的權益放在第一位,並不是什麼錯。

5.命中注定型

這類型的人習慣在事情發生之前做負面的預測,例如我才不要接這個 case,一定會失敗、明天那個客戶一定不會喜歡我等等。而巧妙的是當人對自己做這種負面的預測,惡夢成真的機率也會更高。且這會讓人習慣性不去付出怒力或做一些挑戰性的嘗試。

除了以上五種,亞蒙博士另外還提到感覺至上型、只看消極面型、貼標籤型、責備型等等,追根究底都是女性的大腦太容易產生「焦慮感」,再加上社會文化給女性很多「應該」要達成的標準。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和諧相處,是我們一生的課題。

(參考資料來源:Dailymail, 壹心理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除了工作我一無所有。」25 歲職場新人的迷惘:再忙,也不要丟掉你自己
【國王人馬就是你】職場心理學中的「Fun」秘訣,讓老闆、主管都超愛你
職場、人際關係都春風得意的人,擁有這 20 項終身受用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