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愛情,往往充滿缺憾。
你的青春裡,也有一對小曉和見清嗎?
由劉若英執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在中國上映突破60億票房,在Netflix上線後也引起廣大討論。改編自劉若英自身的作品《過年,回家》,描述一對男女——小曉和見清從家鄉出外打拼,在花漾年華相遇相知,愛情卻百經波折。相識的十年間,每年春節過年都會假扮成情侶,相約返家吃年夜飯。經歷平凡戀人的相知、相惜、爭吵與離別,在過年返鄉的路上再度重逢,外貌依舊,心境卻已不是當年的他們⋯⋯
原本的名字不叫《後來的我們》,而是⋯⋯
導演劉若英一開始將自己的作品改編成劇本時,先取名為「關於愛」,聽到五月天的歌曲《後來的我們》後,覺得想要傳達的概念與自己的故事不謀而合,因此詢問五月天是否可以「借名」,後來五月天也特地為了這部電影再製作了一次歌曲。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腦中其實就會自動播放這首歌曲,完美道盡男女主角的心境。
在《後來的我們》一劇中有許多台詞在網路廣為瘋傳,劉若英也表示這些台詞不是刻意去想的,而是從日常聊天中取材,對應到電影中的情感而設計。因此動人的台詞又增添了幾分真實感,在小曉和見清的愛情中,看到的是更多人的愛情遺憾。
(以下涉及劇情有雷,請斟酌閱讀。)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一起打拼的那段甜蜜時光,小曉問見清:「為什麼世界上沒有一段故事是從頭到尾都是幸福的?」見清回答:「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正因為有痛苦與不完美,那段遺憾的時光才會如此刻骨銘心。誰沒在愛情中摔過跤、受過傷?但在你我心中,那段最疼痛的過去也是最美好的回憶,不幸的故事教會我們更多,教會我們堅強,教會我們在遇見下一個人的時候,該如何好好待他。
#「我他媽哪知道你想要什麼!不是因為我想要什麼,你他媽才想要什麼!」
2009年春節,見清和小曉返鄉過年,為了讓出社會的自己看起來體面些,見清特地租車、買烤鴨,在朋友面前好不風光。卻聽見一干朋友私底下質疑他打腫臉充胖子,就連家鄉的老父親也不體諒,那些北京大都市帶來的華麗光彩,一點一滴地淒涼剝落。
見清以前不是這樣的人,小曉好心又殘酷的點醒他:「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但一直以來,他們以家作為願望,方小曉想要個家,見清拼死拼活想給個家。這般話引爆了一陣爭吵,平凡真心的愛情卻被物質所牽絆,看不清彼此的未來。
我們在愛情中往往遷就,遷就對方所想要的,兩個人努力為對方磨去稜角,卻失去了自己的模樣。不是因為我想要什麼,你才想要什麼,這樣的愛太過沈重。

圖片來源:《後來的我們》劇照
# “I miss you.” 「我也很想念你。」
「不我是說,我錯過了你啊。」
最可怕的往往不是出軌背叛、天人永隔的絕症、車禍,而是日復一日的平凡。由一句”I miss you.”道盡這些年來的無窮想念,卻同時也表達了「我錯過了你啊」。講出此話的小曉放下堅強、無所謂的外貌,泣不成聲。
昨日的回憶都還在眼前,卻已不是當年的二人。有時候離別不是因為不愛,而是因為太愛了。太過深愛對方,發生裂縫時卻越來越不能容忍,只能選擇錯過,這樣的錯過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如果沒有如果,後來沒有後來。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2018年見清和小曉,重逢之後回顧過往。那麼多的抉擇時刻,如果小曉選擇留下來度過難關,如果見清搭上離別的那班地鐵,如果沒有分手,如果有足夠的錢,如果義無反顧的結婚,如果沒有離家去北京,那他們還會不會好好的?
只是已經沒有如果了。人生就是如此,有那麼多的交叉口,卻沒有重返時光的權利。如果沒有如果,正是因為小曉的離別,造就了見清往後的事業成功。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人事已非。

圖片來源:《後來的我們》劇照
#「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在王家衛的電影《一代宗師》曾有句經典台詞:「人生若無悔,那該有多無趣啊。」不負此生是一生中毫無懊悔之事,那該有多麽困難啊!誰的人生沒有缺憾,未完成的夢想、沒有在一起的人、沒有爭取的機會,有太多值得我們遺憾的事物,因此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但不負對方呢?
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希望我們可以好好待人,或許你今天沒有說出的那些話,明天會來不及去表達,無論是愛還是道歉。願我們在人生的路途,都能把握每一次表達的當下,真心誠意地去跟對方交流,不負相遇的緣分。
#「之前分開都是匆匆忙忙的,這次好好說再見。」
在專訪中,有人問到對於結局的詮釋方法,導演劉若英表示:「好好說再見,真的很重要。」《後來的我們》看似核心在遺憾,其實在好好跟過去道別。小曉和見清過往的確美好過,難過的是他們年輕時不能好好分手說再見。
在如此方便的現代,我們用社群媒體連結彼此,就連道別的時候甚至也是用訊息談分手,科技帶來的影響是薄弱的感情,現代人竟然是那麼的脆弱,連一聲再見都無法好好傳達,下線就代表此生不見,那該有多可惜。
至少再試一下吧!盡力說再見,好好跟對方道別,讓你此生不負對方。「我們都好好的。」

圖片來源:《後來的我們》劇照
#「做父母的,你們和誰在一起,有沒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健健康康的。」
《後來的我們》看似是個愛情故事,但其實是以過年為主軸,用家來串起所有人的願望,而見清的爸爸就是始終等待他們的家。劇中最畫龍點睛的角色是見清的爸爸林父,每年過年都有自己的獨特菜單,十年漸去,視力日漸衰退,新科技也需要兒子手把手教導,爸爸的固執也讓他與兒子發生不少爭吵。
「小曉,好好吃飯,累了就回來吧。」
年輕人的打拼是為了給長者更好的住處、更富裕的環境,但其實做父母的哪想要那麼多,累了就回家吧,父母是永遠的避風港。即使是前女友,還有重逢好好道別的機會,但父母呢?有時候離別就是永世,那些說不出的愛,要記得及時說出口。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圖片來源:《後來的我們》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