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當時間和腦容量有限,你要怎麼管理忙到爆的生活呢?其實只要一支筆和一筆記本就可以。而運用「子彈筆記術」,像一團毛球繁雜的事,都能變成一條一條清楚的線。
(責任編輯:李恬芳)
文/日本手帳專家 Marie
各位是否曾在什麼地方看過「子彈筆記本」(Bullet Journal)呢?我想應該有不少人是第一次聽到。
子彈筆記本的「Bullet」(子彈)是指條列記事前面所附的圓點符號「˙」。利用條列筆記法及符號,就可以有效率地管理任務、行程、記事等,
所以將這款筆記本命名為「子彈筆記本」。
我非常不擅長整理歸納,為了打理家中四口人的生活,非常辛苦。可是,二○一四年邂逅了子彈筆記本後,家庭管理工作也漸漸步上軌道。
現子彈筆記本的原始目的是「只要有紙和筆,就能管理你的生活」,它的筆記術非常簡單。
子彈筆記本的發明人是住在紐約的數位產品設計師瑞德.卡洛(RyderCarroll),他原本的發明是筆記本的行程與任務管理系統。
瑞德本身有學習障礙,注意力無法集中,為了適應學校生活吃了許多苦。他不斷思考可以馬上掌握重要事物,又能一目瞭然看懂的筆記方式,經過一再地嘗試錯誤,完成了子彈筆記本這套簡易筆記術系統。
子彈筆記本的 4 個基本架構
子彈筆記本至少要擁有四個基本要項:
➊索引頁(目錄)
➋未來規劃表(列出半年份的預定行程)
➌月計劃表(一個月的預定行程管理)
➍日計劃表(一天的預定行程、任務管理)
現在針對這四個基本要項簡單說明
➊索引頁(目錄)
子彈筆記本的第一頁要設定為索引頁(目錄)。
事先將主題以及該頁碼記錄於索引頁,可以讓你迅速搜尋到過去的記錄內容。
這個索引頁的功用跟書籍的目錄相同。最後事先預留四頁左右。
或許有人會覺得一開始要製作索引頁很麻煩。
可是,如果有了索引頁,就算相同主題的頁數遍布於整本筆記本裡,就可以參考索引頁,不但不怕遺漏資料,還能讓你迅速找到想要的資料。
➋未來規劃表
記錄數月以後預定行程、該做的事、想做的事等資訊的篇幅。
在跨頁的兩頁,各畫兩條橫線,將頁面分隔成三個區塊,這樣兩頁一共區隔出六個區塊。
每個區塊代表一個月份,跨頁的兩頁可以記錄半年份的預定行程。
➌月計劃表
月計劃表就是每個月的預定行程記錄頁。可以當月曆使用,也可以當成是任務清單。
月計劃的優點就是可以同時瀏覽一個月份的預定行程表與任務清單。在月初時先做好月計劃表,然後再記錄每個月的「日計劃表」。
為了能看了月曆表就能掌握該月份的重要行程,記錄時力求簡潔扼要。
上個月月規劃表中未完成的任務可以挪到這個月的任務清單,所以任務清單,除了記錄上個月尚未完成的任務,還要記錄本月想要做的事、該做的事。
➍日計劃表
日計劃表是子彈筆記本最重要的部分。
左頁是月曆表,標上該月的日期;右頁則是該月的任務清單,以條列式記下每項任務。
首先寫下新的一天的日期。然後以條列方式簡潔扼要記錄當天的預定行程、任務、點子等。
記錄內容少的日期,可以於那一頁的中間開始記錄翌日行程。換句話說,如果是記錄內容比較多的日期,使用數頁篇幅來記錄也沒關係。子彈筆記本的最大優點就是「每天的記錄篇幅沒有限制」。
例如,當天發生的事、感動的事、購物記錄、閱讀感想、旅行記事等,全部可以記錄於日計劃表裡,想寫什麼都沒問題。
至於日後可能會回顧,已經整理好的情報,以每一頁新標題的方式記錄,會比照著日計劃表的頁數連續記錄的檢索性能更佳。
比方說,記錄工作會議內容的頁數或貼了車票的旅行記事記錄的頁數,在索引頁可以照以下的方式列寫。
「6/6 與○○公司的○○先生開會 P30-31」
「6/10~12至○○旅行 P34-40」
如果是這樣記錄的話,就算過了一段時間想回顧這些情報,只要看索引頁,馬上就能翻到所需的頁數閱讀資料。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超強實例】快狠準!子彈筆記術》,由三采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Photo via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