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兩種語言的好處有很多,你能擁有更好的工作前景,及更靈活的思考模式。除此之外,會兩種語言甚至可以預防失智症!

這些都還算眾所皆知,現在新的研究顯示,雙語人士或多語人士,會因為他們所使用的不同特定語言,切換不同的角度看這個世界。(就像人格分裂一樣 XD)

使用不同種的語言就像是一種大腦訓練,這樣的方式會讓你的大腦更加靈活。

從英語切換到德語,看同一件事情會更注重「目標」

英國蘭開斯特大學語言學教授 Panos Athanasopoulos 最近在《心理科學》期刊 (Psychological Science)發表的研究當中,針對使用德文及英文的雙語者,及只會一種語言的人進行調查,以了解不同的語言模式如何影響他們在實驗中的反應。

他展示德英雙語的影片,其中的畫面是女人走向一輛汽車,並要求實驗對象描述這些場景。

只會說德語的人在描述這樣一個場景時,他們往往會描述「動作」,並提出「目標」。 所以他們會傾向於說「一個女人走向她的車」或者「一個男人往超市走去」;英語單語者只會將這些場景描述為「女人在走路」或「男人在騎自行車」,不會提到行動的目標。

會說德語的人,他的世界觀比較傾向「整體性」,他們會將事件看做是一個整體;而會說英語的人往往會放大「事件」,只將注意力放在「行動」上頭。

這是因為它們分別使用「不同文法系統」的關係;德語及英文在形容不同人物、不同時間的「行動」時,會使用不同的修辭手法。在語法上,英文特別注重形容「正在進行的事件」,像是「我正在彈鋼琴,我不能接電話。(I am playing the piano and I cannot come to the phone)」或是「當電話響起時,我正在彈鋼琴。(I was playing the piano when the phone rang)」。德語就沒有這種特徵。

你講的語言,會影響你現在的「思維」

研究中要求一組德/英雙語者組合觀看一個模糊的影片,並用不同的語言(德文或英文)大聲重複一串數字。而這樣讓人分心的舉動,對測試人產生巨大地影響。

當他們在試圖請母語英語的雙語者用德文描述影片,雙語者表現的就像典型的德國人一樣,在模糊影片時,會將影片敘述的更「目標」導向;反之,若是試圖「阻擋」德文,雙語者表達影片時則和英文母語人士一樣多表達「過程」。

人們在闡述使用不同語言的經驗時,感覺自己像是一個不同的人。在表達自己的某種情緒時,會因為使用的語言,產生不同的情緒共鳴。

在判斷風險時,英德雙語者往往會用第二語言(德文)做出更合理的經濟決策。這是由於德文的表達方式,缺乏深刻的、誤導性的情感偏見,這樣的語法更會影響對風險及收益的感知。

所以,使用不同種的語言,真的會影響你的想法!是不是很神奇呢?

每天聽點新知識!生活過得新穎有趣的秘訣

(資料來源:Science Daily, Independent;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