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on Visualhunt.com
年末迎接而來的就是聖誕節和跨年,相信許多人已經開始規劃這兩個假期。國內旅遊青年旅館、民宿都是大家的首選,接著才會看優惠選擇國際旅館或觀光飯店。
前陣子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為確保消費者權益,針對國內25家旅宿業者(含2家提供膠囊型床位業者)進行聯合查核,不合格率高達80%,像是定金退還方式不合規定、消防安全不符等。到底消費者要怎麼確保出外住宿著的安全、消費有保障呢?我們可以從消保處稽查的四大重點來注意。
第1重點:旅宿業經營管理
是否有合格證照以及設施是否圖文相符!
住宿切記最重要就是要先找合法的旅宿,近年來日租套房興起,但是幾乎是違法招商,素質參差不齊常常實景與廣告相差甚遠,而且違法旅宿因無保障,民眾採到地雷常常是投宿無門,只能向媒體投宿舉發。想確認挑選的旅館或民宿是否合法可以上「臺灣旅宿網」查詢,想知道合法旅宿的相關標示,可以點選交通部觀光局整理的「旅館及民宿」裡面就列舉該張貼的標示。再來旅遊民宿業依照政府規定一定要保公共意外責任險,這次消保處抽查就有發現有旅館未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算是重大缺失。

合法旅館及民宿需在明顯處懸掛相關標示

合法旅館及民宿需在明顯處懸掛相關標示
第2重點:建築安全管理
逃生門是否通暢、是否依規定設置房間數
建築安全管理對於旅館非常重要,在觀光旅館建築及設備標準中就有明文規定應該要設置的房間數、設置客用升降機的數目以及容納人數等等。這次的稽查作業就有發現旅館業常見的缺點有安全梯堆置物品、安全梯不符規定、安全門私設門栓等,所以當民眾入住飯店或旅舍時,切記要注意逃生動線與安全門、梯是否通暢等等。
第3重點: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設備是否充足、使用防燄標示物品
在消防法的規定下,旅館業在「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中屬於甲類場所,規定非常嚴格,必須要裝設手動報警機、室內的窗簾與地毯須符合防焰材質、遴用防火管理人,並每半年進行消防演練一次等等。本次的稽查缺失也以未使用防燄標示物品及防火管理措施不符消防法規(如未設置防火管理人等)為最常見之缺失。
第4重點:定型化契約
訂金制定是否合理、取消住宿訂金反還規定
今年1月份修訂通過了旅館業的定型化契約,更正名稱為「個別旅客訂房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除了原本的旅館飯店依規定需要遵守之外,線上訂房平台也適用定型化契約的規範,這是為了避免在消費者要退費時,遇到網路平台與旅宿業者互相推托造成的消費權益受損。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提供
在這次消保處查核的過程,定型化契約不符規定狀況最為嚴重,像是解除契約返還定金不符標準,因為定型化契約內有明定,飯店業者可向訂房民眾收取定金或價金,若是收取定金最高收取房價30%,若是收取價金,最高可收取房價全額,但多數業者向民眾收取房價全額定金,明顯就是不符合規定;再來就是未記載可歸責業者之事由,以致無法履行訂房契約條款。所以當民眾在訂房的時候切記要注意定型化契約內容,避免有消費爭議時無法保障自身權益。
(本文經合作夥伴 川家品質驗證顧問公司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