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腦子有洞耶!他都劈腿劈成這樣了,你還要原諒他!」
「你還要在那個公司混吃等死多久?上司爛成這樣你還忍得下去!」
「你確定還要吃?體重過重是得癌症的第二重要風險因素,你知道嗎?」

你身邊是不是有這樣的朋友,當你已經心理受傷了,想要討拍拍時,他們總是沒有一句好話;反倒是來一句神反覆,一針見血點出問題,讓你不得不面對問題本身。他們的嘴很賤,一點都不在乎你的感受,但科學家說這樣的朋友才是真心希望你好的。

根據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最新研究,人們會透過讓朋友心情變差、心理受傷,這種「殘待的善待」手段,去激勵、刺激朋友,而讓朋友最終獲得好的結果。

研究人員招募了 140 名成年受測者參加實驗室研究,實驗內容是由受測者扮演玩家 B,他的角色必須提供建議給玩家 A,讓玩家 A 順利通過電玩遊戲關卡,過關的話就能夠得到獎金。在實驗前受測者(全都扮演玩家 B)會得到玩家 A 的個人近況,玩家 A 剛剛分手,而且他對這件事又氣憤又難過。不過其實研究中玩家 A 是不存在的,只是要測試受測者在實驗中為了讓玩家 A 順利過關得到獎金,他們會怎麼做。

引發負面情緒是激勵的手段

結果研究顯示受測者在測試過程中,會不斷地以明示和暗示的方式試圖讓玩家 A 出現憤怒或是恐懼等負面情緒,刺激他們以使他們可以順利完成電玩關卡。研究人員 López-Pérez 指出,受測者之所以會試圖引發玩家 A 的負面情緒,是基於同情心的關係,他們是真心希望玩家 A 可以完成任務,而刺激玩家 A,讓玩家 A 不爽,用這種惡化別人心情的方式,而達成利他的結果。

下次你的父母或是朋友說一些酸言酸語,或是一針見血的刺激你,就別太往心裡去,因為他們是真心希望你好。不妨轉換個想法,把他們的負面力量變成你完成目標的動力;但如果真的說得太過份,讓你太不爽的話,就把他的話當耳邊風,或是直接請他離開也不失為一個好方式。

資料來源:nypost;圖片來源:《歌喉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