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導讀:上班時坐在電腦前,盯著螢幕就是一整天,眼睛真的有夠疲倦。現在就可以跟著眼科醫師做一組「視力保健操」,除了你的眼睛,還可以連你的肩頸都放鬆。
(責任編輯:戴相文)
要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適度運動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上班時坐在電腦前,可能一坐四、五個小時就過去了。一直坐著不動,從眼睛到手腳、全身都會陷入供血不足的狀態。這種狀態就像經濟艙症候群(深層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因長時間血液流動不順暢,在靜脈血管內出現血栓,阻礙血流通行,造成下肢水腫)一樣,當然會覺得疲累。
人體原本就是為了要動而存在,老是坐著從生理學的觀點來看,是不自然的行為。如果一直持續不動,作為輸送血液幫浦的肌力也會衰弱,進入慢性供血不足的狀態而容易生病。
我們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做一些簡單的體操活動筋骨,我立刻來為大家介紹。
首先是對眼睛和頸部有效的「視力保健操」。以前就曾介紹給患者,獲得有效率、做完後眼睛和頸部都變得輕鬆等好評。所以我又繼續研究,開發出更進化的版本。我在工作空檔時也會做這個保健操,光是動動頸部和眼睛就可以消除疲勞,是我極為器重的好幫手。
這個體操原本是瑜珈的動作,所以如果能再配合呼吸慢慢做,讓身體釋放多餘的力氣,進入放鬆的狀態,效果會更好。
對眼睛和頸部都有效的「視力保健操」
1. 採取基本姿勢
坐著也行,站著也無妨。將雙手繞到頭部後方,在髮際(頭頸的交界處)交握。看著正面挺直上半身,保持這個姿勢。
2. 視線朝右,臉也向右轉。視線朝左,臉也向左轉
由鼻子慢慢吐氣,同時將眼睛(視線)慢慢向右轉,臉也盡可能向右轉。轉到不能再轉時,再用鼻子緩緩吸氣同時回到基本姿勢。
然後再用鼻子慢慢吐氣,同時將眼睛(視線)慢慢向左轉,臉也盡可能向左轉。轉到不能再轉時,再用鼻子緩緩吸氣同時回到基本姿勢。
3. 視線與眼睛、臉都朝下。視線與眼睛、臉都朝上
用鼻子慢慢吐氣,只將眼睛(視線)與臉盡可能朝下。訣竅就是以頸部為起點,只把臉朝下。
用鼻子緩緩吸氣,只將眼睛(視線)與臉盡可能緩慢向上抬起。訣竅就是以頸部為起點,只把臉抬起。然後自然的吐氣回到正面。
4. 眼睛與頸部向右繞圈。眼睛與頸部向左繞圈
用鼻子大口吸氣,邊吐氣邊把脖子大幅向右繞圈,配合脖子的動作也大幅轉動眼睛。連續轉 3 次,肩膀以下不動保持穩定。
接著轉向反方向。用鼻子大口吸氣,邊吐氣邊把脖子大幅向左繞圈。配合脖子的動作也大幅轉動眼睛。連續轉 3 次,肩膀以下不動保持穩定。
以上為一組動作,可視需要重複做。
進行「視力保健操」時的重點
1. 為了提高效果,在轉動脖子時同時盡可能的轉動眼睛 。感覺上是視線先動,然後脖子去追視線。
2. 一開始不需要太過執著於呼吸法,等到熟練之後再配合鼻子的呼吸。轉脖子時吐氣,恢復原狀時吸氣。
3. 做這組動作時 要盡量慢 ,動作太快、出現反作用力的話,頸部肌肉容易受傷,請務必小心。
4. 雙肩和地面要保持水平的姿勢。
5. 全身放輕鬆。
6. 沒有標準次數,但 一天建議做 6 至 10 組 。
7. 頸椎病患者請勿過度勉強轉動頸部。
做完後應該可以感覺到眼睛和頸部周圍的血液流動增加,有輕鬆舒適的感覺。緊張的肌肉獲得舒緩,頸椎也會恢復到正確的位置。
頸椎是由 7 塊小小的椎骨,像積木一樣堆疊而成。很多視力不佳的人的第一節和第二節頸椎(脊椎最上方的骨頭和第二塊骨頭)扭曲、韌帶變硬。視力保健操也能有效因應這種問題,只要管道暢通不再阻塞,血液就可以流動到眼睛的每個角落。
我也建議大家用視力保健操來作為近視、老花、眼睛疲勞、乾眼症、甚至是白內障或青光眼等眼疾的預防對策。 只要血流和淋巴液的流動順暢,眼睛也可以順利發揮淨化作用,比較容易維持水晶體品質和正常的眼壓。
也有不少落實視力保健操的患者,最終擺脫了眼鏡的束縛。每天持續做最有效,利用工作空檔或眼睛覺得累的時候做,也可以減少疲勞累積。
熱敷後做的效果更好
做視力保健操之前先熱敷雙眼,更容易感受到效果。
除了前面提過的用熱毛巾熱敷雙眼外,也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只使用雙手的掌溫來熱敷。先將雙手搓熱,然後用溫熱的手掌敷壓在眼睛中央,包覆住雙眼。光這樣做就可以利用手掌的熱能來溫熱眼部四周。
自古以來日本就有用手敷壓患部的療法,每個人都可以由掌心傳出熱能。用掌心敷壓雙眼時,同時再上下左右動動眼球或轉動幾圈,更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
眼部溫熱放鬆後再做視力保健操,可望得到更好的效果。大家覺得如何呢? 熱毛巾熱敷、用掌溫熱敷雙眼當然也可以擇一使用。
養好身推薦好書
《眼科醫師自己在用的 視力 回復法》
這裡買
延伸閱讀: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眼科醫師自己在用的視力回復法 》,由大是文化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點我立刻買>>>
生活報橘 2 月特展 《狂吃後的人生》
過年宅家大放縱後,跟著 VO 一起「輕瘦身」!
專題報導: 【大吃大喝也要保持身材】推薦 5 款幫助「自律瘦下來」APP:斷食追蹤、瑜珈訓練、喝水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