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人民,把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來描述氣候的變化,也就是「二十四節氣」。
表示四季之間的變化,會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表示冷熱的程度變化,會用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
表示降水、降雪狀態,會用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表示物候或農事活動,會用驚蟄、清明、小滿、芒種
Cinyee Chiu 將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套用了神話故事和農作物的元素,將之設計成 24 種動物,透過這樣的設計具象化該節氣的特色。
立春(公曆 2 月 4/5 日),湖面上的冰溶化,魚終於探出了水面。
雨水(公曆 2月19/20 日),大雨的時候水獺要出來獵食了。
驚蟄(公曆 3 月 5/6 日),暴雷雨吵醒了冬眠的動物。
春分(公曆 3月20/21日),燕子北遷,白天跟夜晚一樣長。
清明(公曆 4 月 4/5 日),清明時節雨紛紛,桐花開,彩虹出現。
穀雨(公曆 4 月 20 / 21 日),牡丹花開,也剛好是播種的好季節。
立夏(公曆 5 月 5/6 日),青蛙開始求偶,蘆筍和桃子也開始收成。
小滿(公曆 5月21/22日),稻穗垂墜,楊貴妃最愛的荔枝也可以收成。
芒種(公曆 6 月 5/6 日),穀和麥長出芒了,是成熟的象徵。
夏至(公曆 6 月 21/22 日),真正的夏天終於來了,一邊聽蟬鳴一邊吃西瓜。
小暑(公曆 7 月 7/8 日),熾熱感如同兇猛的蛇一樣,此時剛好是木瓜成熟的時期。
大暑(公曆 7 月 23/24 日),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也是最多螢火蟲飛舞的時節。
立秋(公曆 8 月 7/8 日),氣溫開始下降,龍眼成熟,來一杯桂圓紅棗茶。
處暑(公曆 8 月 23/24 日),竹子正長得旺盛。
白露(公曆 9 月 7/8 日),火龍果、芋頭成熟,天氣變涼早晨有開始有露水了。
秋分(公曆 9 月 23/24 日),梨子、綠洋蔥成熟,白天又開始跟夜晚一樣長了。
寒露(公曆 10 月 8/9 日),鵝完成遷徙,蓮花生根
霜降(公曆 10 月 23/24 日)),柿子、山藥、馬鈴薯純熟。
立冬(公曆 11 月 7/8 日),可以吃釋迦囉!作物差不多都要收割了。
小雪(公曆 11 月 22/23 日),高麗菜和葡萄成熟,小白兔最適合小雪的形象。
大雪(公曆 12 月 7/8 日),如果小雪是小白兔,大雪就是大白熊!金桔也成熟了。
冬至( 公曆 12 月 21/22 日),如極地雪狼一般的冬天來了,是夜晚最長的時節。
小寒(公曆 1 月 5/6 日),喜鵲要開始築巢了。
大寒(公曆 1 月 20/21 日),隼開始要來大獵食補充熱量,湖面的冰開始越來越薄。
擬物化的二十四節氣做成了書籤,超級有設計感的!
想看完整的介紹可以去這個網站 The 24 Solar Terms – Character Design!
目前二十四節氣書籤尚未公開販售,但如果贊助作者 Cinyee Chiu 最新的繪本作品就有機會拿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