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學過程中,我們都會學習「溝通」,不論是以中英文或是其他語言,字彙、文法、慣用語…都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清楚和正確地表達。然而,說話是門藝術,有更多溝通的技巧是和語言學本身無關的,教育課程也不會特別提到,以下是企業顧問Victor Ng 在國外網站Lifehack整理的 10 點在學校不會教卻非常重要的溝通技巧:
1. 展現同理心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過:「人們不在乎你知道多少,而是在乎多少。」同理心讓我們情緒有所連結,在傳遞訊息時更容易被對方理解。怎麼做呢?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
2. 解決衝突
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意見不合、發生衝突的時候,這很正常,怎麼去化解才是重點。在情緒風暴中常常會反應過度,說出氣話或是傷人的話,這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也因此你該作的是「回應」不是「反應」。
3. 問對問題
掌握溝通的要點不僅止於對於每個問題都有適切的回答,當提出問題,怎麼問?問什麼?也是課題之一。如何問正確的問題呢?首先學會反推,什麼答案是有趣的,可以延伸出更多話題?反推回去,那就是正確的問題。
4. 有效談判
「談判」被多數人視為是溝通技巧中最困難的一項,也可說是最重要的一項,尤其是在工作上,有不少情況都需要應用談判技巧。厲害的談判技巧需要經驗的累積,不過有三個重點可以注意與學習,分別是:自信、給予選項、營造雙贏的局面;自信展現自己的論點;好壞選項是相對來說,因此給出選項提案,會讓對方去比較;最後,營造一個看似雙贏的局面,讓對方覺得不吃虧。
5. 主動聆聽
溝通是互相的,因此會表達還不夠,還得要會聆聽。一位好的聽眾除了聽懂對方想表達的重點,還能消化,用自己的想法或心得去回應對方。
6. 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絕對是溝通的一部份,看看現任美國總統川普,他在每一場演講中,都搭配著誇張及強調用的手勢,給予觀眾更深刻的印象,加乘想要傳遞的訊息。
7. 合適音調
聲音其實很容易洩漏情緒,當你緊張時,你的聲音也許會微微發抖;當你激動時,也許會不自覺提高你的聲量。平穩的音調會令聽眾比較安心,而你的抑揚頓挫則可以適時強調你的重點。
8. 認同他人
和讚美與恭維不同,認同他人的某些論點或是個人特質就像是支持他一樣,比較像是發自內心的行為。簡單來說,就是「具體的」表達贊同。
9. 領導投射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注意過,一位成功的領導者,在演講時常常會散發出屬於自己的個人領袖魅力,如果你試著將自己在講話時,心中投射一位你喜歡的個人意見領袖,你會不自覺地更有自信。
10. 真實性
有很多人在敘事時,會不自覺地誇大,或是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增添故事的戲劇感,自行加油添醋了不少。這樣的確會成功引起大家關注,但在敘事時也會因為不夠真實而心虛,或是造成矛盾點,別忘了,聲音還會出賣你的情緒,讓人聽出破綻。僅管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很重要,真實的敘事才會讓人想繼續聽下去。
好主管秘笈來了!
9 個 how-to 和 3 個 don’t do
讓你的領導之路不再心累
(參考資料:12 Essential Communication Skills That Aren’t Taught in Schools at All)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