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本書:待辦事項這樣列,工作當場完成一半】
我們往往有許多目標想要實現,但最常發生的情況是因為怠惰及拖延,常做不到一半就半途而廢了。雖然這樣的個性很難改變,不過,只要在做事時遵循4個原則,你也可以將你的效率提高數十倍。
(責任編輯:楊時育)
拖延是我一直以來的問題。在寫本書時,我常常打算在咖啡廳或書桌前寫作一小時,但其中有一半的時間都浪費在瀏覽網頁。我知道這是在浪費時間,而且最後一定會後悔,但就是很難開始工作。想當然耳,直到時間只剩二十或三十分鐘時,才驚慌的開始工作,但剛做到順手時,就被迫中斷。這對我來說一直是項難題,也許你也有類似的經驗。
這就是裝忙的陷阱。在書桌前坐下來、火車上,或排隊等候時,很容易無意識的檢查信件,或忍不住查看推特(Twitter)。尤其一個新的情境來臨時,更加容易陷入裝忙的圈套,而流失掉了能把事情完成的絕佳機會。度過高工作效率的一天,或完成一件投入高度意志力的事後,這種情況特別明顯。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一天的供應量耗盡後,要再集中精神,就會非常困難。
下面提供幾項策略,來對抗拖延的老毛病:
#1 不要停頓
盡量不要讓自己停下來。即使是工作到一段落,也可以做些用到肢體的創作行動。例如,隨手寫下垃圾資訊,或用紙筆清空大腦中的點子,在紙上寫下任何想到的字,創造出「心流﹂(著迷其中忘了時間)的感覺,再把這種流動感轉移到真正要完成的任務上。
#2 使用類比工具
屬於類比類的資訊處理方式,像是素描或手寫,通常比數位類涉及更多身體動作,而且抽象化程度低的任務,能減少耗費精力和腦力,讓我們更加容易開始工作。
#3 用有動詞的短句來整理待辦清單
要是你得到的工作指令,已經包含所有或大量的輔助資訊,就不需要去挖掘參考資料,或翻原始筆記。運用前面提過的動詞、主詞、受詞來整理即可,若有需要,附註更多詳細的資訊也無妨。
以上沒有一項策略是完美的。處裡拖延的壞習慣,就像面對任何難題一樣,一定要有意志力。然而,運用這些方法時,也需要情境配合,我會在接下來的幾個段落說明如何系統化。
#4 使用無壓力的動詞
用完整句寫下待辦工作時,動詞可以多使用「開始」及「繼續」。因為這兩個字沒有暗示一定要完成,就算只做了一點,也可以接受,所以更能無壓的展開工作。
任何進度,都是種進展。這些動詞讓你更容易開始,因為不需要擔心能不能完成。奇怪的是,一旦進入工作節奏,就能產生超乎想像的成果。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待辦事項這樣列,工作當場完成一半:只花兩分鐘、用五個詞,裝忙整理清單,你再也不會被「沒做完」追殺》,由大是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