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也許已經對你動心,但我仍能控制我自己。」
——愛瑪
2. 「我永遠值得最好的,因為我從來沒有體驗過次級品」
——愛瑪
3. 「如果我沒有如此深愛你,對於這段愛戀也許我可以談得更多。」
——奈德利先生
4. 「哈麗葉,我現在立下一個基本規則:如果一個女人還猶豫著是否應該接受一個男人,那他應該要拒絕他。」
——愛瑪
5. 「我從來沒預期能變得如此受寵與重要,永遠被擺在第一順位、被視為掌上明珠,就像我父親對待我一般。」
——愛瑪
出身望族人家的愛瑪也許有些驕縱,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但不管如何,她對於奈德利先生的照顧充滿感激,兩人的關係也非常密切。直到最後一刻她才發現自己深深地愛上了奈德利先生,除了他愛瑪已經別無所求。有個像自己的父母一樣愛著自己全部——包含自己的缺陷——的人,雖然不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人,但一定是真心愛你!
6. 「如果事情一個月內進行得不順利,那他們在下一個月一定會好轉。」
——韋斯頓先生
愛瑪的家庭教師泰勒小姐,在教導她 16 年之後,嫁給了永遠朝氣、樂觀的韋斯頓先生,他向愛瑪保證和她門當戶對的弗蘭克(Frank Churchill)一定會來找愛瑪(即使最後沒有)。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影響他的樂觀,也提醒了我們無論情勢有多麽糟糕,最後事情一定會好轉。
7. 「究竟有多少幸福被心理準備給摧毀,那愚蠢的心理準備!」
——弗蘭克邱吉爾
8. 「女人不應該只因為男人和她求婚、或一直纏在她身旁、會寫情話綿綿的幾封信就隨便允諾。」
——愛瑪
這句話如同其他奧斯汀的箴言一樣,相當一語中的。在奧斯汀筆下的女人,她們所能做的選擇比現代的女性還要少,但她們仍體認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若是只是因為機會就擺在眼前而勉強答應,這並非是「做出選擇」,而只是將就罷了。在 21 世紀的我們可能認為沒什麼,但在 200 年前女權還不興盛的英國當時,這個概念可能女性自主的先鋒呢!
(參考資料:Lifehack、《Emma》)